杂草留下来变成另一道风景
作者:王永立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近日,几株不知名的小草,却一不小心成了“网红”。有媒体报道,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成片野生的抱茎苦荬菜开出了黄色小花,田园花海,引不少人前往。
笔者认为,在乡村建设中,“故意”留下一些“杂草“会更加保留乡村风貌的意境和乡韵。时代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乡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去除了过去的脏乱差,村庄变得整洁美观,人民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当物质得到极大的满足之后,人们的精神层面,也有了迫切的需求。在满足人们平时的乡村娱乐如跳广场舞,健步走等的同时,人们突然想起过去丰收时节在打谷场跳起的大秧歌,而村头那颗老树也不见了踪影,人们开始怀念起以前的快乐,以前的乡村,人们不禁扪心自问,现在的乡村还是过去我们的村吗?现在的我们村和邻村,除了村里多了几个“富户”还有别的区别吗?过去的乡村去了哪里?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农民去了城市,乡村开始荒芜,同时,很多农村在城市化推进中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高楼耸立,村民成了市民,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生活。乡村美化亮化提升,将村庄重新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路变宽了,车能进村了;路面硬化了,下雨不会两脚泥了;路上有路灯了,再也不会抹黑走路了;甚至有的乡村也建立了wifi覆盖,在路上,就能与世界沟通,这些改变极大的反映了我国的繁荣昌盛。笔者认为,在进行村庄规划时,除了考虑到现在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应考虑作为一个村落特有的文化习俗和原始风貌,应最大程度的加以保留和促进提升发展,这既是五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我们民族未来发展的根基源泉。
留住根,民主参与是关键,城市的建设需要市民的共同参与,乡村建设离不了乡亲们的集思广益。在当今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际,笔者认为,保留乡村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建设不但要听专家学者的也要听村民自己的,村庄的文化、村庄的文明,自然本村人最有发言权,在摒弃陋习的同时,让老百姓真正为自己的发展,自己的家出谋划策。只有这样,我们的乡村文明才会绵延不绝。
留住那些杂草,让那些杂草有序生长,乡村才会更有味道。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曾德凤:互联网窥破你的隐私
于海新:未按时就寝遭劝退,教育更需宽容
通宵排队报游泳班,兴趣培训不可盲目跟风
呼冬梅:好家风是培养子女成才的无形财富
手机流量“越跑越快”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苗凤军:六安讨薪事件折射出什么问题?
张陆依:村干部父子三人同时进监狱警示了谁?
李忠卿:刘翔与“流量”,谁跑的更快?
“严书记事件”折射三个方面现象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