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马爱平:秸秆禁烧不能一蹴而就 还需疏堵结合

2018-11-29 15:20:44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许多地区将秸秆禁烧工作列入干部考核内容,实行行政问责制。焚烧秸秆行为则会受到公安部门罚款、拘留等相应处罚。从处处可见的标语、明白...
  作者:马爱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大国,每年产生秸秆数量约7.5亿吨,受落后的耕作观念影响,长期以来农民对秸秆的处理采取野外就地焚烧的方式。焚烧秸秆给大气环境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也致使火灾频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从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标语可以看出,秸秆禁烧工作已被作为基层工作的重点,深入到村村户户。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许多地区将秸秆禁烧工作列入干部考核内容,实行行政问责制。焚烧秸秆行为则会受到公安部门罚款、拘留等相应处罚。从处处可见的标语、明白纸、巡逻车等可见政府禁烧秸秆的力度之大。可如此谨防严查下,焚烧秸秆的行为依旧屡禁不止。农民和巡查人员玩起了“躲猫猫”:放把火就跑、藏在秸秆堆里、夜深了再出来点火种种招数层出不穷。政府工作没少做,百姓的秸秆也没少烧,只是空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焚烧秸秆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政府不妨换换角度,多去听听百姓的心声。“不让我们烧秸秆,咋种地”“这么多玉米杆子怕影响环境不让往村里运,还不让在地里烧咋整”。老百姓也不想和政府较劲,费神劳力的去“躲猫猫”,他们关心的无非是自己用来维持生计的“一亩三分地”能否顺利播种、收获、挣钱。
  政府在秸秆禁烧的同时也在推行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还田不容易降解尤其在温度低的北方不易吸收变为肥料,普及率不高;秸秆压块比燃煤成本高,也不易被接受;把秸秆变成液化燃料好处虽多,却也迈不过“成本高”的坎。政府针对秸秆综合利用也有很多补贴政策,如补贴到地、补贴到机器、补贴到处理站等,可这些政策只是在少数地区开始试行,还未获得大范围的推广,远远跟不上秸秆禁烧的快速、高强度步伐。所以,秸秆禁烧工作目前只急着在“堵”,没有充分的“疏”。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破解秸秆禁烧的困局关键在于转换工作角度,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疏堵结合。各级政府要加快补贴制度的普及速度,让补贴政策如宣传标语一样,快速深入到村村户户。基层政府也要努力创新,寻找符合当地实情的秸秆处理方式,如建立集中肥料发酵地、组织集中处理等。同时对农民的观念引导要跟上步伐,拘留、罚款只是辅助手段,要让老百姓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才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秸秆禁烧、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蓝天白云、美丽中国是我们共享的成果,与农民自身利益并不冲突。官民鱼水,相护相生,任何政策中官民都不是对立的关系。因此,秸秆禁烧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疏堵结合,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更多

热门关键词:秸秆 管理 卷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