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赵玉:勿让保健品骗局误终生

2018-12-28 16:26:36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保健品骗局”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早在2017年的315晚会上,央视就曾对保健品会销骗局进行曝光。从保健品骗局出现至今,其所使用的套路总是“亲情营销”、“专家义诊”、“免费...
  作者:赵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日前,《人民日报》对保健品“坑老”现象进行深入报道。报道指出,保健品销售有“四大套路”为支撑,分别是“免费赠礼”作饵、“健康专场”洗脑、“专家义诊”推销、“亲情营销”维系。深陷套路的老人对保健品神功深信不疑,结果不仅对身体无益,还容易危害健康。
  “保健品骗局”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早在2017年的315晚会上,央视就曾对保健品会销骗局进行曝光。从保健品骗局出现至今,其所使用的套路总是“亲情营销”、“专家义诊”、“免费赠礼”之类,这些套路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但即便这些套路人人皆知,银发一族却还是容易掉进陷阱。无论是打亲情牌,还是专家义诊、免费赠礼,这些招数都准确地抓住了老人心理,促使老人心甘情愿地为保健品掏腰包。
  透过报道可知,为了“安全”,商家并不会冒险将假冒伪劣产品卖给老人,所卖的产品“吃不出毛病,但吃了也没用”。这个擦边球看似打得很“漂亮”,实际上昧了良心,也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商家得以打出“漂亮”的擦边球,正说明了保健品销售领域有极大的“缝”可钻。而“缝”的存在,与各方均脱不开干系。
  先来看消费者一方:老人之所以肯“被套路”,无非是因为相信了保健品有“神效”,或是被商家打出的“亲情牌”所诱惑。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老人买保健品,多半都是为了买个安心、舒心,用这种方式平息内心对“年老体衰”的焦虑和惧怕。显然,对这种焦虑和惧怕,子女并未给予足够关注;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普遍看法,也极易使老年人产生无用感,难以通过各种方式填充生活,这就为保健品骗局打出“亲情牌”、“义诊牌”提供了机会。再来看监管一方:在保健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违法违规问题,并非不能治理,只是治理时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各部门各管一摊事,这就使监管效果大打折扣。
  要补上这些“缝”,难度不小,但并非不可能。一方面,补“缝”要靠子女关爱。子女只有对老人投入更多精神关怀,提高老人对骗局的防范意识,才能从根源上断绝保健品骗局的“财源”。另一方面,补“缝”还要靠监管倒逼。有关部门应该整合监管资源,形成针对保健品骗局的监管专班,杜绝“各自为政”留下的隐患。对于“会销”模式应加强界定,为其划出明确红线;对于保健品生产、定价,也应细化规定,让无效保健品漫天要价、违法违规推销的现象无处遁形。
  ?

更多

热门关键词:保健品 骗局 老人 假真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