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强:复兴之路党员要做到四个坚持
作者:刘小强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基本要求。党员干部要在“四个坚持”上下功夫,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坚持政治方向。广大党员要用实际行动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工作,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步调,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什么时候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发展顺利;反之,则误入歧途。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党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疫情防控全过程各方面,将党的独特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优势,使党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线高高飘扬。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深受人民群众拥护和信赖的党,是领导有方、坚强有力的党,是善于打硬仗、打胜仗的党,是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和危险的“定海神针”,也是具有鲜明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纪律优势、民心优势的政党。可以说,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途径,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坚持担当作为。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首要是讲党性、讲政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持高度政治定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践告诉我们,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面对复杂多变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多元思想观念的冲击,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坚定性,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在担当作为中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在新世纪二十年代的初始节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与此同时,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期,困难和阻碍明显增多,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国际环境和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伟大复兴,就必须以实干笃定前行,强化担当和责任推动既定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
坚持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为民情怀,与人民群众在一起。首先要心中有民,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始终牵挂在心、牢记在心,要有“天下尚有穷苦人”的悲悯之心。其次要付出真情,在与群众交流沟通、谈心交心的时候,带着真情、真心、真诚,说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与群众平等相待、坦诚交流,不装腔作势、不故弄玄虚。第三要会做工作,熟悉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练就解决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本领才干,不说外行话、不做外行事。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做好民生工作,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突出问题导向、回应民生关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的实事,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努力把工作做在群众惦念和揪心的地方,打造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做好民生工作,必须要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认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尽力而为,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最大努力千方百计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量力而行,就是要从济南的实际出发,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劲,不超越发展阶段,不空喊口号、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尽力而为,重在把力用足、用够,体现的是对人民的感情、负责任的态度;量力而行,关键是尊重客观规律,讲科学、重实际,体现的是科学精神、务实作风。二者相辅相成,必须统筹兼顾。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努力推动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以人民为中心”党中央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我将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抓住广大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多谋富民之策,多行惠民之举,坚持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工作,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清正廉洁。我将时刻警醒自己,既要“干事”,更要“干净”。如铁石坚定,秉公办事,似梅花清朗,坦荡做人。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落实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老母亲的“提鞋”教育就是那最深的牵挂
夏芳菲:谁知盘中餐
让抑郁患者回归社会需要我们携手共进
骆秋奇:多措并举,解决“出游被坑”
丁家发:取亡父存款遭遇“循环证明”为哪般
陈婷:别让唯学历论沦为“夹心饼”
周志宏:“重阳节消费提示”别止于提示老年人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铸就新时代国家安全脊梁
宋雅楠:选定班主任,切莫唯学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