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蓝领评职称”是一种社会进步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人社部日前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这意味着,快递员、育儿嫂等“蓝领”,也能像医生、工程师等“白领”一样参加职称评定了。 (12月2日《工人日报》)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印象中,“蓝领”大多是以体力劳动的形式展示自我价值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没有既“技术含量”,又没有“含金量”,因而,不但工资待遇低,而且社会地位也低。如果“蓝领”也想和“白领”一样评职称,那简直就是一种“妄想”。可以说,人们长期以来对“蓝领”职业偏见和社会认知的客观存在,导致了“蓝领评职称”成为一种“奢望”。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7亿左右技能劳动者。但长期以来,许多企事业单位对“蓝领”和“白领”执行两套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前者按照五级技工的等级认定,后者沿用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二者互不相通。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蓝领”“白领”待遇的差距,也给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其实,眼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的转型,很多行业的“蓝领”劳动者的工资早已超出一些“白领”的工资,比如拉面师月薪1.2万元、公交司机8000元、搬运工8000元,更不用提耳熟能详的月嫂、快递员动辄过万元的月收入……可见,在现代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有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随着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既需要高学历的知识型人才,也需要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更离不开体力劳动者。他们的职业工资水平将由市场,而非传统偏见来决定。一份职业的出现,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份职业,都不该被低估、被鄙视。
在此大背景下,人社部印发通知,明确“蓝领”也可以像“白领”一样“评职称”,这无疑是对“蓝领”职业偏见和社会认知的一种“必要纠偏”,更是一种“社会进步”。一方面,“蓝领”也能评职称,这是对技能劳动者劳动价值的一种肯定,有利于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更有利于消除职业偏见,在“平等的舞台”施展才能。另一方面,“蓝领”也能评职称,这是用事实告诉大众,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人才,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努力干事,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笔者以为,无论是“白领”也好,还是“蓝领”也罢,只要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成绩”,成为行业“佼佼者”,“评职称”就应“一视同仁”,而不应有“歧视”和“偏见”,更不应给“蓝领”技能人才“评职称”设置“天花板”。如此,才能使“蓝领”劳动者也能像“白领”一样享有充分的职业荣誉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廖卫芳:防晒水结冰需先制定晒水标准
王旭:“甜野男孩” 是如何出名的?
魏雅琪:增强防范意识 加强冬季自我防护
郭静:“折腾式指令”到底“折腾”了谁?
钱卓:论如何做基层好干部
刘小强:怎样激发干部人才的源头活水
苗凤军:举报补课被班主任老公暴打,教育主管
袁文良:入冬闲读咏雪诗
郭喜林:为赵玉林醉驾撞死交警被判死刑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