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鑫:“冷门事业”诉说过去,影响未来
作者:刘雨鑫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谈到“文化自信”,在《求是》刊登的这篇文章中出现了5次之多,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越王勾践剑、云梦秦简、曾侯乙编钟间穿行,品味中华文明的灿烂厚重……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
谈到“考古”我们一定不会陌生,正如习总书记所述,“要在不断继承和发扬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纵观世界史坛,唯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独我无双。文化精髓和魅力更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探索,从国家顶层设计上重视考古等冷门事业是非常重要的,试问,“如果国家不断流失历史,那么等同于丢失根脉。”习总书记在这个时候提出,重视考古学等冷门事业,是最有深远意义的。
重视“冷门事业”,需要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沉下心来,摒弃浮躁心态,杜绝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去思考,亲自动手去学习,“冷门”并不是无价值,相反是大有价值。论就业方面,如果专业知识理论素养过硬,我们的相关文物研究部门用人需求是非常巨大的,有效缓解新冠疫情下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论专长方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掌握一门知识对日常生活大有好处,行走在老街田野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
重视“冷门事业”,需要我们提高思维意识。端正“勿以事小而不为的心态”,只有正确看待,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在孩童时期的培养,参观各类博物馆从而激发兴趣,让他们了解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在素质教育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冷门按一般概念,是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华传统文物文化朝着更高质量,更优发展迈进。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孟伟:校领导端菜?教育创新有仪式也别太秀
周志宏:“99头生猪中毒死亡”的教训和反思
叶金福:“蓝领评职称”是一种社会进步
廖卫芳:防晒水结冰需先制定晒水标准
王旭:“甜野男孩” 是如何出名的?
魏雅琪:增强防范意识 加强冬季自我防护
郭静:“折腾式指令”到底“折腾”了谁?
钱卓:论如何做基层好干部
刘小强:怎样激发干部人才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