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卫芳:领导干部找人“替会”也是一种“懒政”
作者:廖卫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小黄在南方某省宣传部门工作。对于他而言,替会可谓是家常便饭,每周平均替领导参加4次各种类型的会议,包括精神文明实践、食品安全、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等主题。在基层,替领导开会早已不足为奇,替会已经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3月1日《中新网》)
眼下,一年到头,各地各单位、部门的会议很多,有布置会、表彰会、传达会、研究会,等等。这些会议往往都需要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亲自与会,这既是会议的要求,也体现会议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再说,领导亲自与会,方能第一时间掌握会议的精神,便于会后尽早做好安排和落实。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一部分领导每每接到上级部门的会议通知后,不是准备自己去开会,而是习惯于安排工作人员去“替会”。笔者以为,“替会”至少有三大弊端:一是有“不重视”之嫌。明明是安排领导亲自开的会,却安排其他人员“替会”,这分明是对会议不重视。二是使会议质量大打折扣。安排其他人员“替会”,势必会出现开完会议之后会议精神不能及时传达到位,或传达不全面,而造成会议效果大打折扣的现象。三是会议信息被外泄。有些会议的信息是机密的,非与会人员是不允许知晓或提前知晓的。如果安排他人“替会”,就有可能使会议信息提前失密,严重的会给工作造成被动或不利。可见,“替会”现象并不妥当。
也许有领导会说,自己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去开会,而不得不找人“替会”。其实,作为领导,工作再忙,该亲自开的会还得自己与会。倘若动辄以“工作忙”为由而找人“替会”,这不仅仅是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更是一种懒政行为。时间久了,就会慢慢养成工作散漫、纪律松懈、组织涣散等不良毛病,甚至出现慢作为、不作为等慵懒现象。如此,不但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也有损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声誉。同时,也极易滋生不良歪风。
因此,笔者以为,切莫小看“替会”这股歪风,它也能折射一名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但愿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能摒弃官僚主义作风和懒政行为,无论是开会,还是其他工作,都应带头履好职,时时处处做好表率和示范作用。如此,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戴和赞誉。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周志宏:向窗外扔菜刀获刑6个月再敲高抛警钟
穆佳旭:当好一名老师不容易
孟伟:白鹿原致歉“大碗宽面”,货真价实才不
张俊岭:看费县“拉面哥”让我想起单县“大衣
丁家发:“老板街头排队被工人挑”值得反思
苗凤军:建设美丽乡村需要解决农村痛点问题
刘艺:从攀比家长收入看现代《师说》
叶金福:“安胎成打胎”呼唤堵上护理漏洞
董津初:李焕英也曾经是花季少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