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袁隆平走了,给我们留下一座高大农业科学丰碑

2021-05-22 17:06:30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今天,先是对造谣者的气愤;后来,是对老人病情的担忧;现在,却只剩下了悲伤。因为袁隆平,我认识了农业科学,认识到了农业科学家的伟大。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作者:殷建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中新网长沙5月22日电(记者 刘双双 杨华峰 邓霞)“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5月22日中国新闻网)

  今天,先是对造谣者的气愤;后来,是对老人病情的担忧;现在,却只剩下了悲伤。因为袁隆平,我认识了农业科学,认识到了农业科学家的伟大。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座高大的农业科学丰碑。

  这座高大农业科学丰碑雕刻着人类梦想的伟大。梦想照亮未来,梦想激励人生。“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隆平一生的梦想。前者是他真实的梦境,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一梦想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后者是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是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是人生事业的梦想,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梦想,是对人类文明的梦想。梦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造福人类,伟大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人生。

  这座高大农业科学丰碑撰写着着科学家人生的伟大。始终坚守在一线搞科学研究,哪怕是年事已高,依然一直坚守在科研一线。记者曾多次在长沙与袁隆平面对面采访,老人每次都表示要向更高产的育种目标进军,“不从事杂交水稻,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这就是科学家人人生的伟大,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自己的事业了。杂交水稻就是他的生命,他就是杂交水稻。这正是所有伟大科学家的生动写照。无数有关袁隆平的镜头浮现在我们眼前,稻田观察的身影,指导学生的身影,真诚发言的身影。他那科学家睿智的目光,他那那农民一般亲切的面孔,必然永远定格在中华民族伟大英雄的画廊,世界伟大科学家的殿堂。

  这座高大农业科学丰碑记录着着科学事业的伟大。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这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对他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做出伟大贡献的认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他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这样的伟大成就,让我们永远敬佩。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袁隆平的伟大贡献就是在解决天大问题上创造了奇迹,在厚重国之根本上谱写了传奇,必然受到到中国人民、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的敬仰。在中国的农业科学家史册上,在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史册上,袁隆平的名字必然永远熠熠生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在实现复兴伟业的伟大道路上,我们期盼出现更多袁隆平这样的伟大科学家。

  袁隆平:中华拓荒人,伟大科学家,农业高质量引领者。致敬袁老,精神永在!

更多

热门关键词:袁隆平 科学 农业 殷建光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