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镝:莫让“督查”沦为“找茬”
作者:王鸣镝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今年2月,北方某地一村支书,碰到令人啼笑皆非的检查要求:上级部门发通知,村里每天排查一件矛盾,当天解决一件矛盾,并按要求当天填表上报。“哪个村天天有矛盾,有矛盾还都能当天解决,还得当天上报。”该村支书苦恼至极,气愤地说,这难道不是形式主义、逼人造假?(3月16日《半月谈》
从“唯数字论”等不切实际的督查,到“唯指标式”急功近利的检查,无中生有的折腾背后,是典型的“不讲理”“乱作为”,不仅浪费了基层的精力与财力,更污染了奋斗精神,带偏了实干节奏。更有甚者,唯上不唯实,误把督察当功绩,错把考核当实效,“督查”沦为了“找茬”,给基层添堵添乱,其危害不可小觑。
试问,缘何作为推进工作有效举措的督查考核会“走形变味”,甚至演变成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新变种”?说到底,“不讲理”的督查检查,不仅能够以督代干,更能以逸待劳,坐等出成绩,若有差池,直接甩锅不担责,而如此“不担当”的督查督查,实则是“伪督查”“真偷懒”,是“作风病”现了形,更是一封公开的“举报信”。
究其“不讲理”的督查检查背后,是个别干部“对上负责,对下敷衍”的官僚气在折腾,更有层层考核重形式、轻实质埋下的根。督查检查习惯于“数字里出政绩”“材料中见成效”,滥用“一票否决”、动辄签“责任状”,眼睛朝上不朝下,只考虑领导满意、不顾及基层干部群众感受,不但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反而滋生“乱作为”的土壤,恶化为形式主义“顽疾”。
解铃还须系铃人,根治“不讲理”等形式主义督查检查,还得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既要务实高效以身作则,更要练就火眼金睛,时刻保持足够的清醒,调研考核不打招呼不走过场,督查检查不看资料看疗效,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第一手鲜活的资料,评价考核工作的效果,查摆存在的问题,指导下一步方向,既给“压力”也给“梯子”,既教“方法”又“松绑”,才能让基层干部同频共振,俯下身子、干出样子。
而要根治“不讲理”的歪风,既要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督查考核体系,更要提高督查检查的“入门槛”,既给督查检查划定“硬杠杠”,也要引进第三方机构评价机制,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实干担当,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风向标,才能让干事创业蔚然成风。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维扬书生:孩子报警“抓爸爸”,别只当笑话看
叶金福:期待更多商家推行“线下无理由退货”
岑长锴:天天“3·15”,维权记心间
杨丽娟:“不见面治理”也是一种腐败
王鸣镝:莫让基层沾惹“讨巧之风”
丁家发:初婚年龄“破”30令人堪忧
叶金福:给电动滑板车“设限”很有必要
周志宏:减肥力戒“用力过猛”
廖卫芳:查处“百吨王”莫止于扣分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