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从张格庄镇看乡村振兴的活力和后劲
作者:舒圣祥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家家有樱桃树、村村见樱桃林”是中国大樱桃第一镇,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特有的景象。近日,澎湃新闻“农业与互联网”课题组走进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深度调研这里的大樱桃产业发展与互联网电商的关系,看看在互联网加持下,张格庄镇走出了怎样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年初,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从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部署安排。事实上,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乡村,“互联网+农业”一直被寄予厚望。所幸,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不负众望,正在改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社会图景。
从先期不断摸索到市场政策引导,农产品电商已经成为农村地区增收促收的重要抓手。怎样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张格庄镇的大樱桃产业,是个值得剖析的典型案例。近年来,依靠“电商+农户”模式,仅拼多多一家就有高达8.8亿遍布全国的消费者,张格庄镇以极低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市场。2022年采收季,虽然减产20%,当地大樱桃市场销售收入仍同比增长15%。
张格庄镇农民人均年收入,70%来自大樱桃种植销售和相关产业;这也表明,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电商介入从田间管理到运输加工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也让农产品的品质标准化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农村作坊变成现代化企业,农业规模化发展成为可能。
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结构调整向全产业链融合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增加特色、提高品质的问题,还包括如何与市场消费需求精准对接甚至引领市场消费需求的问题。“拼”模式之下,消费端“最后一公里”直连原产地“最初一公里”,把全国消费者的需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归集起来,特别适合保鲜期短的农产品迅速销售。当消费需求直达田间地头,短时间内即可形成海量供需匹配,不仅创造了全新的农产品上行模式,也把更多价值留在了供需两端,集中展现了市场之手创造出来的商业之美。
此外,过去那种“富了老板穷了老乡”的产业兴旺,也绝不是乡村振兴需要的兴旺。什么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才是值得鼓励的?类似张格庄盛行的“拼购+产地直发”,减少了需求波动,帮助企业与果农达成长期供应合作,省去了中间交易成本,把更多利润留给了新农人。
众所周知,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进步。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搭上新电商的班车,日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通过“互联网+”,优化、集成、配置生产要素,在生产环节探索技术革新与标准化种植,在销售环节极大拓宽销售渠道,在售后环节分析客户需求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互联网+农业”不断与农业生产融合发展,正在给更多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中国有超69万个行政村、超260万个自然村,如此大规模的村庄实现共同富裕,肯定需要持续进行探索,张格庄镇的“互联网+农业”正是其中一条可资借鉴的发展路径。只要规划科学、科技发力、产销有路,“互联网+农业”蕴藏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每个村庄都能形成一个或者多个高品质、有市场、能富民的农业产业或特色品牌,乡村振兴何愁缺乏活力和后劲?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廖卫芳:别让儿童厨具游离于安全之外
苗凤军:市委书记怒斥十类干部,振聋发聩
丁家发:“菜刀不能拍蒜”是质量缺陷吗?
丁家发:还有多少“价格刺客”藏在“暗处”
宋鹏伟:节目主创并非天然拥有版权
周志宏:赏荷不该损荷
周志宏:擅用“袁隆平”当店名 别止于责令拆
董舒徐:明星考编是真本事还是噱头?
袁文良:求职就业莫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