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淇尹:干部培训需打破“固化”现象
作者:罗淇尹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干部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发展在进步,干部理论素质水平也要跟得上,让干部素质水平与发展要求相匹配、相适应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抓手。因此,要把干部培训随时抓起来,切实抓到位,让干部源源不断输送智慧能量,是实现长远稳健发展的有力途径。
笔者调研时发现,许多基层单位认为,坐在教室里、捧着书本学才能叫培训。但由于基层工作繁忙,干部能够坐下来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这也导致基层干部培训缺位现象。认为培训要有固定的教室、课程,教师,校舍,是典型的固化现象,是必须根治的思想顽疾。根据发展形势、干部需求、培训实际常抓常变,少一些条条框框,规规矩矩,多一些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必能焕发出教育的活力,甚至能激发出教育的创造力。
干部培训要打破“固化”现象是形势需要,也是形势必要。在干部群体中,忙于工作忽略学习是个共性问题,许多干部愿意学,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方式来把零碎时间用活用好,这就需要相关单位结合实际,多思考多总结,开辟出一条学习的新路径来。若还坚持必须要在教室学,必须要有老师教的培训框架,不仅将持续压缩干部学习时间空间,更可能出现从不能学习到不愿学习的延伸心态。
首先要解决干部思想问题。在全面抗战时期,为了鼓励广大干部努力学习,毛主席曾经提过一个方法,就是“挤”和“钻”。“没有功夫学”就挤出休息时间学,“看不懂字”就努力钻研。虽然各个时期有各样的困难特征,但解决问题的态度是不变的,“挤”与“钻”的精神放在现在仍然适用。要克服畏难情绪,不拿没资源、没条件作为托词,学会给自己定目标压责任,努力养成学习习惯,实现从“强制学”到“自主学”。坚持时时学、时时钻,注重零碎学与系统学相结合,推动原文读与释评议相统一,在学习吸收上抽时间、挤空间、提质效。
如何将干部动员起来,关键在于氛围营造。要将干部需求与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计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类迎合大政方针的课程,让干部能够学有所用。要结合实际把握干部培训堵点痛点,例如,可采取“夜读夜话”“周末读书班”“田间课堂”等形式解决时间不足、环境不佳等客观难题,采取“就地取材”“就地聘师”等方式解决师资不固定、校舍不足等问题,以实际行动破除教条思维。要持续跟踪问效,建立常态化考核激励机制,摸索“月度报、季度评、年度比”评优模式,将其结果纳入提拔任用内容,激发干部自主学习的热情。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张若彤:致敬李桓英,追着那颗逆行星
丁家发:“终身禁业”让犯罪分子远离孩子
游德福:让更多“和合”调解员做优调解利民生
县长喊话打工游子回家过年,温暖中彰显情怀
史豫东:卖课还是收割?
周志宏:“三天两轿车自燃”敲响安全警钟
维扬书生:向拒收硬币的商户大声说“不”
学生建议多加点猪肚 食堂改菜名是不把学生当
殷建光:英雄凯旋国人自豪 航天精神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