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灿辉:让“临时借调”回归本意
作者:曹灿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随意借调”问题突出。据报道,记者近日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有的上级单位借调人员甚至超过在编人数,有的基层单位在岗人员竟少于被借调人数。
“临时借调”原本是一些单位为解决突击性工作人手不足、专业性人才缺乏问题,从其他单位借入人员,工作完成后借入人员回归原单位。这种特殊用人方式,有助于保障突击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提升基层干部业务水平。
然而,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临时借调”并非“特殊性”“有必要”,而是“随意”“任性”,且“长期占用”。显然,有违借调初衷,会造成基层长期“失血”,加重其工作负担,助长借调单位一些正式工作人员懒政惰政,扰乱人事任用公正公平,损害公共利益和政府形象。这种乱象的发生,除了一些单位工作人员编制结构核定不科学,更是缘于“权力傲慢”,保障与监管机制缺少较为成熟完善的“刚性约束”。
让“临时借调”回归本意,还须治理有“硬度”。一方面要人治变法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党政机关单位借调行为进行明确规范,哪些人能借、哪些人不能借、可借多长时间、超期怎么处理、借调人员薪资待遇考核如何办理等,都由法律法规“说了算”,避免打“擦边球”,防止领导“自圆其说”。要制定高层级的统一管理制度,根据党政机关单位职能清单科学合理分配编制,以事设岗、以岗定人,建立部门之间“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要建立完善对口单位上下级干部之间定期进修、学习交流机制,让基层干部有舞台有奔头。
另一方面也要监督有“力度”。单位“临时借调”人员,除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还应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对“非必要”而“长期占用”基层借调人员的,组织、编办、纪检监察机关等应予以清查,叫停,该问责的要坚决问责,让“非必要,不借调”成为制度“红线”。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叶金福:“防溺水”要靠“物防”更要靠“人防
周志宏:小游戏里广告“泛滥成灾”亟需治理
游德福:明知酒驾仍同乘也挨罚的安全警示
派出所所长戴名表开奥迪被质疑,前车之鉴岂可
廖卫芳:商家“反向抹零”就应露头就罚
朱波:周六“我”加班,“为爱”不打烊
拒绝加班回怼遭“光速”开除,公司违法了吗?
“华交会”跑道助力山东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聊城健康睡眠论坛以实际行动守护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