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飞:卖花担上,文化自信“春”欲放
作者:梁宇飞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日,浙江杭州西湖边,一段“挑花郎与卖花姑娘”的视频和图片在网络引发关注。挑着扁担的挑花郎唐时装扮,一头挑了一筐含苞待放的荷花,一头挑着雨伞、灯笼和杂物箱。卖花女则一身宋制,摇着扇子,身后背了个装荷花的箩筐,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点赞。(6月23日 东方网)
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跨越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品味那份独属于中国的醇厚与浪漫。挑花郎与卖花娘的设计平易又不乏创意,立足文化资源又不失时代特色, “出圈”自然毫不意外。
首先,相较于传统典籍,诗词歌赋。服饰具有更加直接的审美功能,本身就携带着天然的“吸睛”属性。身着唐宋制式服装的卖花郎与卖花女出现在现代都市中,让以往在大型活动或者视频平台上才能见到的汉服穿着从荧幕向我们走来,本身就颇具一种新鲜感与亲切感。这种自信的文化展示与活动策划者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促使活动在更加贴近生活的地方落地,也让我们在人物的一举一动间仿佛能捕捉到千百年前古人生活中趣意的影子。
其次,货郎与卖花女的角色选择与阐释也是其能够“走红”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之前广受好评的《唐宫夜宴》和水中的《洛神赋》舞蹈,还是近来的临安卖花郎卖花女,都好在“平易贴切”四字。在西湖边既不扮才子佳人,亦不饰王侯将相,而是以一个简简单单,走街串巷的“货郎”为身份。这种角色定位与相应的服装道具设计在使这次展示脱离宏大叙事与人们对于以往宣传中古代文化的常见印象之外又恰恰给人一种能够“触摸得到”的鲜活感,使之既具有了古典的雅韵,又不乏人间烟火气,反映了一种生活的恬淡与平和,拉近了与我们每个人的距离。这让我们觉得那份古代的趣意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意仿佛就在身边,感受到了中国人精神中的温良,也就更能共情。
但不论服装形制如何精美,策划组织多么生动,其根底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最能够激发我们共鸣的东西。卖花货郎的创意,不仅凝聚着创作者的匠心,也是古代服饰文化跨越时空的一次展示。也唯有不断从过往的悠久历史之中汲取精华和养分,方能让“老祖宗的东西”来古弥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是再创作的“源头活水”。
临安卖花郎卖花女的“走红”并非偶然,年轻群体对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自发推广无疑是一个好的信号,其背后是国人不断提升的文化自信。真正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需要以文化价值为基本内核,也需要“形”这种外在体现。同时,这种更加生活化的宣传也使得传统文化在表现方式上更具创新性。也只有生动的,贴切的文化种子,才能更好的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文化自信的苍郁之树。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马珍珍:@基层干部 在龙舟竞渡中汲取奋进力量
艺人再抛猛弹:社会需要的是偶像而非“呕”像
为初三学生包粽子望高中,别让教育透出迷信味
小学生协助民警铲除大麻背后是成功的禁毒教育
周志宏:“静夜守护” 让“炸街车” 熄火
游德福:女孩拿金饰换钱遭拒收是见利不忘义
对“劝退”商户的管道燃气初装费,别视而不见
游德福:夏至过后仍现拜年横幅太不合时宜
郭喜林:“敬礼娃娃”郎铮高考637分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