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磊:莫让身边人才“孔雀南飞”
作者:蒲磊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各地纷纷抛出“橄榄枝”,远赴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三顾茅庐”,大手笔的揽才手段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很多地区不惜重金外地求才,却对身边的“孔雀”视而不见,出现了远方的“和尚”来“念经”,身边人才“孔雀南飞”,导致人才工作步步艰辛。
一些欠发达地方,基础弱、家底薄,对于一些急需紧缺的人才,短期内培养不出来,只能搞“拿来主义”,这原本是打破发展桎梏、实现“弯道超车”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其目的是充分激发本地人才发展“鲶鱼效应”,但是一些地方为了吸引外来人才,人为设置一些“硬杠杠”,例如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人才评价方面,为引进人才预留名额,甚至一些名额是引进人才的“专属”,有些地方和单位只要看到有“帽子”、有“身份标签”的引进人才,就“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大开“方便之门”,只看“身份”不看贡献、只看“帽子”不看能力,以为这样就能拴住引进人才的“心”,殊不知这样不仅没有起到招引人才“鲶鱼”作用,还“埋没”了本地人才。还有些地方,为了“装饰门面”,对于外来“和尚”“来者不拒”,而对本土人才“视而不见”,招引的“高大上”人才,不沾“泥土”、不流“汗水”,花大力气引进的人才“水土不服”。“孩子还是自家的好”,本土人才作为“土生土长”的“金疙瘩”,不仅有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还有把“狗窝”打造成“金窝银窝”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要注重本土人才的培育,谨防身边的“孔雀”“东南飞”。
引进外来人才是“引龙入海”,培育本土人才则是“深水养鱼”,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要打破“外来和尚好念经”现状,树立以用为本的科学人才观。要一视同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擂台”,让本地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引进的“高大上”人才同台竞技,谁有能力谁上、谁的贡献大就评谁,提升本土人才的“获得感”。其次要建立“传帮带”人才发展制度。引进人才的目的是为了辐射带动更多人才,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要安排相应的本土人才“跟班学习”,建立“一对一”“一对多”人才工作模式,加大本土人才孵化力度。最后要创新考核方式,加大考核力度。对于引进人才,不能简单地从“帽子”、学历等方面考核,更要从带动本土人才发展的质量和数量方面进行创新性考核;对于本土人才,也要从是否学到引进人才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等方面加大考核力度,真正发挥“蓄水池”作用,进一步盘活人才资源,激发人才工作“一池春水”。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取精”的同时,也要注重挖掘本土“金疙瘩”,要谨防“搂到篮里都是菜”“墙内开花墙外香”,努力形成“雅俗同赏”“庄谐共举”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周志宏: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守护好每一分耕
廖卫芳:多些平时的“安全防范”
周志宏:别让“笑气”给毁了
尚凡:多名90后干部被查,别跌倒在不良爱好上
“敬礼娃娃”高考637分,你努力向上的姿态好美
上市公司官微宣传老总女儿高考成绩,也需谨慎
小学生协助民警铲除大麻,别忘了给学校老师点
郭喜林:银川烧烤店燃气爆炸说明啥?
程维景:画鼓喧雷百舸竞,干事创业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