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德福:新农人接力“老把式”领跑兴农新赛道
作者:游德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年来,山东聊城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农民职称评定,深入挖掘培育打造农村知名“土专家”“田秀才”,截至目前,累计评定农民职称人员399人;落实乡镇“直评直聘”政策,231名基层人员在职称评审中享受政策红利;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5.39万人,97人当选“齐鲁乡村之星”。如今的田间地头,新农人越来越多,将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种到地里,领跑兴农“新赛道”。(《聊城日报》7月11日)
农业是长期的持久的事业,更为重要的是,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农业是长久发展的基石,农业稳,人心安。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产业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还为人类提供了工作机会和经济收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现代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呈现出多元化、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农人尽其才则乡村百事兴。从“老把式”到“新农人”,质量兴农为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希望,越来越多新时代的“新农人”圆了“兴农梦”,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在以往人们的认知里,但凡一提到“农业”,也许不少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其实,这只是传统农业的一种现象,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行规模小,商品率低、科技含量少,也就是人们堂说的“小农经济”,而现代农业是以资木高投入为其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就最近几年的时间来看,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到农村,从事农业领域的创业,一来国家政策鼓励返乡创业,二来舆论认为,在未来农业科技发展、改革,农业会成为像互联网那样的“风口”。人们高兴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发展,投身农业,用新的理念和技术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让乡村振兴的“脉动”更加强劲有力。阡陌田野上可以见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带来了很多新的知识,农村会越来越好的、农业振兴的道路越走越顺、曙光在前。
新农人接力“老把式”领跑兴农“新赛道”。乡村振兴,首要就是人才振兴。乐见更多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动力’,将城市和乡村连接,推动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向乡村汇聚,他们的出现赋予了“农民”新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活水”,激发出农业现代化的新动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郭喜林:学习申纪兰,爱党爱人民
苗凤军:干部驻村需要注意四个问题
苗凤军:干部雨中扒井盖被质疑摆拍,根源何在
郭喜林:党员干部要以孔繁森精神坐标为榜样
丁家发:悬赏千万寻狗?玩噱头岂能信口开河
叶金福:“文明养狗”真的很难吗
龚俊鹏: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乱象需对症下药
于若欣:撕下“躺平式”干部的“遮羞布”
廖卫芳:化解职工“休假难”需多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