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德福:田间“把脉”开良方,科技引领振兴路
作者:游德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进主产区、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把试验田当办公桌,把农家院当研究室,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通过顶层规划、院区共建、科技培训、科企合作、成果转化等方式,构建了以科技为引领、覆盖全市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他们为农户找问题、出对策、传经验,以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们的烦恼也迎刃而解。(《农民日报》7月27日)
接地气的手把手传授产业发展技艺,是科技下乡的重要抓手。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产业处的高级农艺师在深入调研后,直接建议两家农户联动发展,由一家提供蔬菜和水果、另一家提供餐饮和休闲娱乐,共同打造一个集采摘、垂钓、露营、餐饮和游玩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基地。蔬菜花卉所助理研究员陈媛也建议:搞好休闲旅游需要统筹考虑,结合市民的喜好,可以在鱼塘周边增加草坪、观赏性花卉和香料植物的种植,留出室外活动和露营的空间。这便是,农业科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把脉”开良方的实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在当今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过程中,农户们遇到的困难,不光是生产上的难题,还有产业链上的问题,比如农作物生产的功能布局、农产品的贮藏、运销等。要在探索建立“团队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帮助农户理清整个产业链条工作思路,让农户既不用担心生产,也不用担心销售,真正实现增产又增收。另外,要紧扣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大力推行科技人才“百千万”培育模式,努力造就一批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的高技能、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聚智赋能。
田间“把脉”开良方,科技引领振兴路。资源汇、科技强,则乡村兴;产业优、人才聚,则农民富。用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聚焦科技创新赋能,需要从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视角,切实做好科教联盟与当地乡村的全面、无缝、精准对接,不断拓展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鼓励社会资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共同参与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让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覆盖农业全产业链,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丁家发:非五星级酒店营销岂能“挂羊头卖狗肉
朱波:时刻珍惜党员“第一身份”
薛杨:打击“炒票”行为,让购票者成为听曲人
廖卫芳:“轮值安全员制度”值得借鉴推广
殷建光:收取“避雨费” 凉透游客心
黄跃成:南京地铁凉不凉既问空调还得问乘客
覃安郡:让选人用人标尺更“硬”导向更“明”
警惕刀郎《罗莎海市》中的“马户”和“又鸟”
陈立:也论刀郎新作《罗刹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