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魏芳:多方合力防范“惊喜盲盒”新型诈骗

2023-08-22 15:37:13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其实,诈骗分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只是利用消费者的“小贪”心理,通过发放小礼品、小金券等方式诱骗消费者一步步陷入诈骗的陷阱和圈套。...

  作者:魏芳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日前,微信安全中心发布消息,近期,有人收到以“微信团队”名义寄出的“惊喜盲盒”快递。微信团队表示从未给用户寄过“惊喜盲盒”快递,快递内的二维码为诈骗二维码。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近来收到来路不明快递后扫二维码被诈骗的案件已发生多起,多地警方也进行过提醒。(8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其实,诈骗分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只是利用消费者的“小贪”心理,通过发放小礼品、小金券等方式诱骗消费者一步步陷入诈骗的陷阱和圈套。

  不少人疑惑,诈骗分子是如何拿到收件人的联系方式并进行诈骗的呢?据警方分析,诈骗分子先是通过互联网黑灰产业链获得潜在受害人的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等。这些信息可能在各种网购环节中泄露。然后,诈骗分子以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名义,向潜在受害人快递廉价“礼品”,并附有“答谢优质客户”、入群再领礼品二维码等,获得潜在受害人的好感。之后,设计所谓的“安全扫码页面”,打消潜在受害人的顾虑,诱导潜在受害人“扫一扫”。“此二维码已安全认证,请放心扫码”等字样也可能换成其他平台认证等字样,欺骗公众。最后,冒充知名企业客服,诱导潜在受害人参与“非法刷单”“抽奖赢礼品”等诈骗活动。可见,对“惊喜盲盒”新型诈骗行为亟须高度警惕。

  笔者以为,防范“惊喜盲盒”新型诈骗还需“多方合力”。首先,快递公司要“严把关”。快递公司应加强快递实名制论证,一旦发现寄件人存有假姓名、假地址、假电话等假信息问题时,就应通过拒绝接货、拒绝发货的方式,从源头上阻止“惊喜盲盒”的新型诈骗行为。

  其次,执法部门要“严处罚”。公安机关、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应积极承担起严监管、严查处的主体责任,对“惊喜盲盒”新型诈骗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妨通过高额罚单、追究法律责任等方式,让诈骗分子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法律代价”,从而强有力地打击“惊喜盲盒”新型诈骗行为。

  其三,收件人要“严防范”。一旦收到“惊喜盲盒”快递,收件人不妨通过“电话核实”的方式,确认是否遭遇“惊喜盲盒”快递的诈骗,如果电话打不通或对方是陌生人,就应果断拒绝签收。同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市场监管、消保委等监管执法部门举报,让“惊喜盲盒”新型诈骗行为难以得逞。

  当然,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必须妥善保护好个人信息。一方面,消费者要学会保护好个人信息,绝不轻易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另一方面,快递公司切莫随意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以给诈骗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笔者相信,只要快递公司“严把关”、执法部门“严处罚”,收件人“严防范”,再辅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就一定能合力防范并打击“惊喜盲盒”新型诈骗行为,让其失去生存土壤,失去诈骗市场,从而既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助推快递业的健康发展。

更多

热门关键词:诈骗 盲盒 魏芳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