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胡新光:调查研究不能“应付了事”

2023-08-24 10:23:08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弥足珍贵、历久弥新的“传家宝”,要朝着“取真经”的目标努力奋斗,重谋划、摸实情、见实效,少一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能当“甩手掌柜”、“浏览式...

  作者:胡新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期,少数地方和部门背离调研初衷,为调研而调研,简单应付,不注重调研实效。有的将写报告等任务甩给被调研者,有的在问题选择上专捏“软柿子”,还有的只求“交卷”完成任务。这些“应付式调研”,不是为了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而是应付检查、完成任务,对推进实际工作毫无作用。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弥足珍贵、历久弥新的“传家宝”,要朝着“取真经”的目标努力奋斗,重谋划、摸实情、见实效,少一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能当“甩手掌柜”、“浏览式调研”,而是要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掌握言外之意的真实情况,解决实实在在的急难愁盼。

  要去掉“甩手式”调研。不能当“甩手掌柜”,下基层只是应付了事、拍照留痕,人没来数据、问题已经汇总打包完成,匆匆忙忙来打卡,什么问题也没发现,还把各类数据报表、工作汇报留到了基层,增加工作负担。下基层调研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问题导向意识精准对需、靶向发力,下沉基层一线,端正思想观念,多听群众“真声音”,多看基层“现实情”,以探根溯源、摸清实况、疏通梗阻为重点,坚持“身入基层”与“心到基层”相结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走向田间地头,闻一闻“泥土香”,多坐坐群众的炕头,走进群众心头,要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深入查摆各领域的突出问题。

  要撂下“应付式”调研。不能只关注已有的老问题,避重就轻,不敢直插问题根部,忽视新问题,只敢捏“软柿子”,挑已经解决完的问题,只为能完成调研工作,保证不出错,也不想着干出成绩。调查研究是要找准问题关键,常抓不懈,深入基层是态度,久久为功是方法,要铆足劲、下功夫,抓突破,不半途而废,要以“一竿子插到底”的态度深入下去,主动求深求细、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真正把各方面情况摸清吃透,不盲目总结、以偏概全,紧跟调研课题,不“夸夸奇谈、坐而论道”,不“闭门造车、遥控指挥”,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善于积累汇总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认真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短板,找准症结根源,严抓不放、常抓不懈,动真碰硬、跟踪问效,做到心中有丘壑,汇报有深度,对策有实效。

  要丢弃“交卷式”调研。调研只求汇报,已成为规定动作,只要汇报完成,调研就完美结束,汇报越厚说明调研成果越丰富,不求解决问题,出发点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调研而调研,是标准的本末倒置,严重违背了调查研究的初衷。做好调查研究要练好“变”字功,紧紧围绕调研重心,要转变调研思路,拓宽调研角度,创新调研方式。不能只为完成调研数量要求,以数量论“英雄”,透过“小现象”发现“大道理”、“小问题”延伸“大思考”、“小细节”总结“大经验”,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性问题专项解决、特殊问题逐个解决,真正“追根溯源”,找到解决“病根”的“良方妙剂”,要变得是要求,不变的是宗旨。要把握熟悉情况、理清脉络、抽丝剥茧,针对存在的问题,不能轻描淡写,应付对凑,不能浮在“蜻蜓点水”的表面,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点,利用支撑点,深入分析来龙去脉,内在逻辑、矛盾关键,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好地应对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更多

热门关键词:调研 应付 胡新光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