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助学济困也需“静音模式”
作者:叶金福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不搞仪式、没有合影、不再集中发放……今年,洛阳市总工会“金秋助学”活动开启“静音模式”,助学款项无须本人到工会领取,而是工会通过银行统一转账,避免了对受资助学生的“打扰”,呵护他们的隐私和尊严。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洛阳各级工会共筹措助学资金1653.38万元,“悄悄”发放给7136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9月19日《河南日报》)
很长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在助学济困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先公示后仪式”的方式,大张旗鼓地对受资助的学生进行助学济困。表面上看,这种“先公示后仪式”的方式,既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助学原则,又彰显了资助方对受助学生的关怀和重视。
但殊不知,这种“先公示后仪式”的资助方式,却无形之中严重伤害了受资助学生的自尊心,让很多受资助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羞”得抬不起头。
众所周知,虽然家庭贫困不是学生的原罪,但有些时候,家庭贫困也应是一种个人隐私。尤其对于一些贫困学生而言,他们压根就不希望自己的贫困被更多的人“知晓”,因而,很多学生即使贫困,也不希望得到资助,更不希望得到“大张旗鼓”的资助。
近年来,不少学校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纷纷摒弃“先公示后仪式”的资助方式,改为“静悄悄”的资助,比如,有的直接将钱充入学生的饭卡里、有的直接将钱打入学生的银行卡里,等等。据了解,这种不公布名单、不举办仪式的资助方式很受资助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此次,洛阳市总工会在“金秋助学”活动中,采取“静音模式”,把助学款直接打入受资助学生的银行账户里,既避免了对受资助学生的“打扰”,又呵护了受资助学生的隐私和尊严。可以说,“静音模式”才是助学济困的“正确打开方式”。
笔者衷心希望各地在开展助学济困时,不妨多多学习、借鉴和推广洛阳市总工会的好做法,多些“静音模式”,少些“大张旗鼓”,让助学济困“悄悄”地走进贫困学生的心坎里,从而既保护受资助学生的隐私,更呵护受资助学生的尊严。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购8.8元三明治刚过期获赔千元是一堂普法课
廖卫芳:老楼加梯“官方指引”值得借鉴和推广
丁家发:居家养老“服务到家”不失为养老创新
周志宏:整治“‘免费安装’却收费”怪象须多
叶金福:学生文具“玩具化”值得警惕
郭喜林:纪念“九一八”,把匹夫有责转化为行
朱波:不忘历史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
周志宏:静音模式”是“助学活动”该有的样子
游德福:逆境不弃圆梦清华,奋进是成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