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灿辉:防电诈,年轻人也不可太自信
作者:曹灿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来,人们对电信诈骗越发关注。9月15日,话题#211女硕士遭杀猪盘两周被骗138万#冲上热搜第一,引发年轻人比老人更好骗的争议。雪儿从一所211院校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工作一年,遭遇“杀猪盘”,两周被骗138万。 她曾一天几份兼职,做礼仪、洗盘子,不敢回家,如今她患上了抑郁症。
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似乎老人才是遭受电信诈骗的主体。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下,年轻人几乎成了电信诈骗受害者的“主力军”。 雪儿的被骗是这样,数日前曝光的“中科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也是这样。而湖北省公安厅调查数据也显示,今年1至7月,湖北各级公安机关受理的电信诈骗案件中,“90后”受骗者占比29.5%、“80后”占比32.3%,两者相加占比高达61.8%,成为电信诈骗最大受害群体。
按理说年轻人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接触网络的时间也较早,信息获取渠道更丰富,对电信诈骗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为什么偏偏他们分辨和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反而弱于老人呢?主要是因为:一些年轻人心智不够成熟,正处于物质、精神需求的高速增长期,希望能够快速赚钱导致受骗;有的年轻人过于自负自信,自认为自己不会笨到被电信诈骗,以致于放下必要的警惕和戒备;年轻人上网频繁,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留下大量上网浏览记录、通话记录等使用痕迹,被不法分子针对性利用;电信诈骗嫌疑人也几乎都是年轻人,而年轻骗子更懂得年轻人的心理,其频繁更新换代的电信诈骗手法更具有迷惑性,让人防不胜防。
不难看出,在骗子精心设计的电信诈骗面前,无论一个人的年龄、学历、性别、智商如何,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无孔不入的电信诈骗,我们不能对受害者施以嘲笑和指责,而必须针对性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工作。相关部门要注意年龄特征、人群特征,设计出更加精准的宣传方式,比如,反电信诈骗短视频、经典案例、现身说法等,让宣传教育真正在年轻人中入脑入心,给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固屏障。
善泳者溺。防电诈,年轻人也不可“太自信”。要自觉培养防电信诈骗意识,学习新的防电诈知识,也学习大爷大妈们的虚心和警惕。同时,也不要心存侥幸,对利益诱惑一定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建立起强大的心理防线,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只要是陌生人让自己输入银行卡账号、验证码或是先行转账汇款的,务必提高警惕,无论骗术怎么变,以不转账应万变。
面对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形式,公安机关也要全力升级应对手段,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同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反电信诈骗行动,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张晓艳:扎牢百姓米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曹灿辉: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解民忧促发展
丁家发:该为立法防范校园欺凌叫好
廖卫芳:别让“黄金周”沦为“黄金粥”
周志宏:遇“停”必须停 还须广而告之
郭喜林:母亲做得月饼最有人情味
苗凤军:亚运会首日“中国速度”,更在全领域
维扬书生:花千元给孩子测天赋背后是教育焦虑
叶金福:“廉洁”警示别总在“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