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孙璟玉:善借“三力”打造“文化+”名牌

2023-11-08 10:17:08 www.chinaqi.net 来源: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善借“人民精神”之力,培养“以百姓心为心”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打造“文化+人才”名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

  作者:孙璟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善于打造“品牌效应”,借助“三力”打造“文化+”名牌,推动中华文化行稳致远。

  善借“人民精神”之力,培养“以百姓心为心”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打造“文化+人才”名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也离不开文化文艺人才的推动作用。人才出自人民,人民创造人才。文化产业发展要培养“以百姓心为心”的优秀人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去,做到笔下写民情、张嘴诉民声、荧幕绘民生,将人民精神力量同文字、语言、戏剧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创作更多凝魂聚力、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文化产业繁荣要用人才带动人才,人才影响人才。作家余华笔下的《活着》贴近群众生活,书写了一个普通农民福贵的一生,其坚韧而顽强的精神形象引发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带动了更多以人民为创作导向的优秀人才的出现。因此,要着力打造“文化+人才”名牌,让人民创造人才,人才带动人才,培养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的带动下更好地走向世界。

  善借“历史传承”之力,发展“以史助旅,以旅彰史”的历史文化旅游行业,打造“文化+旅游”名牌。“文脉千年成古韵,中华文化永流传。”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下了无数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的宝藏,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根和路。当下,古代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深受当代年轻人的欢迎,非遗传承后继有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正当其时。繁荣发展文化产业,要巧借这股“历史传承”的东风,将旅游行业同优秀历史文化相结合。要创新旅游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展现出来,用馆藏丰富、设计亮眼的文博场馆,沉浸式、场景化的红色旅游基地,互动式的非遗文化体验馆等吸引年轻人奔赴打卡,带动当地旅游业繁荣发展。同时,也要在历史旅游基地中适当融入其他文化要素,提高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感,进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人的“晓行夜宿”间得到升华,切实做到“以史助旅,以旅彰史”,推动“文化+旅游”名牌打开新局面。

  善借“创新驱动”之力,以“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势头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文化+科技”名牌。“乾坤日月当依旧,昨夜今朝却异同。”当下科技发展迅猛,各种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大数据”“AR”“人工智能”等成为热门词汇,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更需要创新来为现代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将时下新兴科技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打造“文化+科技”名牌。要不断探索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创新,将大数据与文化相结合,打造文化产业数据库;将虚拟现实与文化相结合,打造新型数字AR互动展厅;将人工智能与文化相结合,用先进技术为文化产业提供智能化互动化服务……要坚决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打造文化产业数字公共服务平台,让文化服务“线上开花”,将中华文化以更加新颖的数字化形式展现给人民、展现给世界。同时,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不断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让“文化+科技”品牌有名更有实。

更多

热门关键词:名牌 孙璟玉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