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乔: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关键在于“走心”
作者:李丁乔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临近春节,各级各部门的走访慰问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传递党和政府温暖的同时,也拉进了党群干群关系。不过,从现实来看,有的走访慰问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关心关怀。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关键在于“走心”。
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心系贫困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凝聚力推进伟大事业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送慰问金和慰问品,更重要是,把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并以此为契机,倾听群众意见、掌握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增进情感交流、树立良好形象。所以,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深刻,行动上就会产生偏差甚至变质走样,一方面,容易给群众造成“搞搞形式”“走走过场”的不良印象;另一方面,暴露出工作作风不实、民本情怀不牢、群众工作不细等问题。走访慰问要“走心”,就要实实在在地去走家串户、真真正正地去问需于民、切切实实地去帮扶济困。
就现实而言,走访慰问年年都在开展,但是在有些地方,却存在着“年年都在搞”“年年都一样”的现象,慰问的形式“年年如斯”,慰问的效果“年年不变”,归根结底,没有花心思、下狠劲、出实招,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脱贫致富。把走访慰问当成“完成任务”,深入群众家里只是“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增加收入?应该由谁来定点帮扶?有没有脱贫脱困的责任状、计划表、线路图?这些才是帮扶的“硬货”和“干货”,否则就难以推动帮扶工作取得实效。走访慰问,既要访贫问苦,更要帮扶济困。还有一些干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跟群众交心谈心“心不在焉”,没有把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没有提振困难群众致富信心。种种现象,都是“不走心”的表现,从根源上说,还是宗旨意识淡薄、民本情怀缺失、为民作风不实。
走访慰问切莫“走形”,而要“走心”,走心就要担当,担当就要务实。领导干部应该当好表率,除了向困难群众传递党和政府温暖,还应详细了解困难背后的真正因素,结合群众家里的产业现状、劳动力等具体情况,整合资源力量,拟定帮扶计划,把责任和时间明确出来,倒逼有关部门和干部主动作为。对那些不能依靠自身劳动脱贫特殊困难群众,应该敞开心扉、深入交流,宣传党和国家帮扶政策,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尽最大力量为困难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把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窝里。
走访,走的是“心”;慰问,问的是“需”。群众的冷暖安危就是最大的民生,来不得半点水分,容不得半点虚的,必须用情用心用力、走深走实走细,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天行健:开掘丝路矿脉金山 弘扬史诗级人文宝
李永波:青年干部“三个不忘”奔赴龙年
“摩托大军”离场,折射民生福祉迈向高质量发
曹灿辉:怒怼宰客商贩,护口碑就要不护短
武艳君:“三个起来”助力年轻干部行稳致远
王毓:年轻干部当如立春“嫩苗”般茁壮成长
廖卫芳:春节“消费”切莫“浪费”
殷建光:“小区分红”绽放基层治理“创新之花
《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如何在多样化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