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怡:在“高铁+旅游”中共品“诗与远方”
作者:刘苏怡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近期是赏景踏青的大好时节,多地开展“高铁+旅游”的优惠活动,凭高铁票前往当地景区享受门票折扣优惠。“高铁+旅游”张扬着“速度与激情”,生动体现了交通发展普惠于民、服务提升、文旅融合,让城市与乡村成为邻里,让人们在品味“诗与远方”中领略华夏之美。
交通发展,让旅游触角更广阔。“千里江山一线牵”,翻开中国地图,“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将中国这辽阔无比的疆域紧密地连接起来,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满载乘客走遍大好山河。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要加快补齐铁路出行线路等基础设施短板,扩大铁路营业里程,规范创新监管方式,促进旅游等新型消费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要加快规划高铁线路建设,织密铁路客运网,连接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县区,延伸旅游触角,刺激沿线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区域联系,让“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成为现实,让诗和远方不再遥远。
服务提质,让旅游体验更美好。说走就走的旅行离不开“给力”的交通服务。近年来,铁路春游客流的形式已由“踏青旅游+扫墓探亲”转变为“旅游为主、扫墓为辅”,叠加体育赛事、明星演唱会等新兴出行需求,周末客流进一步扩大。需求在变化,供给也应随之变化。铁路部门要充分挖潜扩能,结合当地特色,让高铁“公交化”开行,开行多个“赏花”“下江南”等专列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要加强旅客的出行引导,确保车站乘车便捷、安全,尽全力缩短旅客乘车等待时间。铁路乘务组出发前要对车门、车窗、电茶炉、卫生间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途中也要做好定期巡查,确保车内设备运行良好、卫生环境整洁,切实提升旅客旅游体验,让远方有景更有诗意。
文旅融合,让旅游经济更繁荣。高铁“动”起来,旅游“热”起来,经济“活”起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旅融合已成为新的趋势,综合立体交通网不断延伸拓展,将都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等紧密联结,让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经济发展、区域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高铁等铁路形式在推动文旅融合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铁路部门可以联合文旅部门及企业,加强“铁路+旅游”合作,推出特色文旅产品,激发人们出游热情,有力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升级,激活当地旅游经济“一池春水”。要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推动本地民宿、土特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新业态火热“出圈”,让人们在“沉浸式”旅游的同时,让当地百姓的“远方”有景更有奔头。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陈镜伊:在“感动中国”中品读感动
廖卫芳:网恋需防“温柔陷阱”
曹灿辉:问需于民建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韩鑫鑫:念好调查研究“三字诀”
王帅:执“笔”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曹灿辉:“节约型浪费”别视而不见
廖卫芳:“怀孕被拒绝录用”是赤裸裸的就业歧
张朔川:理论之树,实践之果
李永波:品清明时节 悟干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