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财经 > 列表

王毓:让实干者轻装上阵

2025-02-24 08:33:03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基层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包袱。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担当,是为了让干部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黄文秀同志放弃大城市...

  作者:王毓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政策落实的神经末梢。郑板桥的诗句道出了基层干部与群众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当前,基层减负工作深入推进,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创造了良好环境。作为年轻干部更要当仁不让、加倍珍惜,勇立时代潮头,怀揣满腔热忱与坚定信念,在基层广阔天地展担当、显身手。

  基层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包袱。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担当,是为了让干部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黄文秀同志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令人动容,她在脱贫攻坚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年轻干部的使命担当。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在牵挂村里的防汛工作。这种精神,正是年轻干部应当学习的楷模。减负后的基层,更需要年轻干部主动作为。作为年轻干部,要摒弃“等靠要”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贡献力量。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要在实干中增长才干,在担当中历练成长。要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里,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李夏同志在抗击台风“利奇马”时,主动请缨,深入一线转移群众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用生命诠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年轻干部要善于在基层实践中创新工作方法,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学会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用创新思维破解基层难题。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代官吏尚能心系百姓,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更应把为民服务作为毕生追求,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时代使命。廖俊波同志常说:“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他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心中有民、务实为民”。年轻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心思用在干实事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

  基层减负为年轻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年轻干部要以黄文秀、李夏、廖俊波等优秀干部为榜样,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在基层这片热土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更多

热门关键词:实干 王毓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