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怡:乡音振兴曲:产业兴 建设美 治理善
作者:刘苏怡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在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上,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徐徐铺展。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系统部署,一盏明灯照亮了乡村前行的道路,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这不仅是国家对于乡村未来的宏伟规划,更是对亿万农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庄严承诺。
产业兴盛韵:奏响乡村振兴的繁荣乐章。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不竭源泉,也是基层干部的重要使命。我们要深入挖掘本土资源,依托地域特色,精心培育特色产业,让每一寸土地都绽放异彩,每一份文化都成为产业的璀璨明珠。只有农村产业融合项目遍地开花,生态与文化优势充分展现,新兴产业才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点缀在希望的田野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业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确保每棵产业之树都能在最适合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同时,还要积极构建联农带农机制,搭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携手共绘富裕蓝图,让农民在产业繁荣中共享丰收的喜悦,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繁荣乐章。
建设绮丽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建设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石,也是基层干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先行,以科学合理的县域城乡规划布局为乡村赋予新的生命活力;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一老一小”的实际需求,让农村逐步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要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从“房前屋后”到“田边道旁”,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绘就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同时,还要坚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并行,稳步提升农村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绮丽篇章。
治理和谐颂:唱响乡村振兴的和谐之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基层干部必须面对的挑战。面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我们要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方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一支高素质带头人队伍,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要完善村务公开与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的声音更加响亮,有效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根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乡村治理更加高效透明;我们还要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移风易俗,遏制高额彩礼、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加强平安乡村建设,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让法治服务深入人心。只有农村公共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才能唱响乡村振兴的和谐之音,谱写乡村治理的新篇章。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张艳晓:自我加压”?莫让减负打回“原形”
艾才国:别让“12345”成为许愿池
杨汇瑜:乡村振兴需要“扎进泥土中的高跟鞋”
龙晨悦:平板量具生产基地迎来管理新篇章
武艳君:党建领“绣”护绿城
王毓:让实干者轻装上阵
霍力伟:让“轻装上阵”成为干事创业的新常态
袁文良:“礼让斑马线”应“人车互让”
维扬书生:年薪80万招教师,热议背后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