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书生:桂林文明公约现“热爱徐汇”,别只当笑话看

作者:维扬书生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3月9日,上海一位网友在广西桂林旅游时突然发现,一处市场内张贴的居民文明公约条款里竟有“热爱徐汇”,这把网友看蒙了。11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桂林有关部门了解到,已经撤下了这则公约,并调查其来源。(3月11日澎湃新闻)
桂林一处文明公约惊现“热爱徐汇”,把上海网友看得一愣一愣的,有穿越到上海的感觉。
根据桂林市官方发布的《桂林市民文明公约》,其核心表述应为“爱国爱桂林”,而涉事公约将“徐汇”这一上海行政区名称直接照搬,以至于闹出笑话。对比两地文明公约,徐汇区曾以“新风汇”等活动推动区域文明建设,桂林文明公约内容显然套用了上海徐汇的模板而未作调整。这就像网友调侃的那样“抄作业连别人学号都抄上了”。
桂林文明公约现“热爱徐汇”,此事虽好笑,但却不能只当笑话看。因为它极大地降低人们尤其是外地游客对桂林的观感。让他们有吃饭吃到苍蝇、鼠头的感觉。即便当地有关部门及时纠正,重新制作文明公约,先前的错版留在人们心理的阴影一时也难以消除。
文明公约出错,还会极大地影响桂林的对外形象。尽管出错的原因可能只是工作人员的一时疏忽,但寥寥几行文字的文明公约,都出现这样那样的低级错误,反映了桂林当地有关部门工作的的马虎。按理说对外宣传的任何一种材料,都需要层层把关,审核、校对,最终展示在公众面前的文明公约闹出笑话,说明有关领导审查不严,缺乏应有的严谨科学的态度,人们不得不怀疑有关部门工作作风存在不小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人非圣贤,孰能无错?错了改过来,不就得了?但笔者以为,文明公约是市民群众共同遵守的规则,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鲜活载体,连地名都张冠李戴,兹事体大,不可小觑。
该公约在市场角落张贴已久却未被发现错误,表明基层宣传材料制作、张贴环节缺乏有效审核流程。当地部门虽在曝光后迅速撤下并展开调查,但事件本身暴露了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中还存在不小的盲区。维护桂林文明城市的声誉,提高桂林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必须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严谨态度,字斟句酌,严格把关,即便是标点符号都不能随便乱用,确保官方出台的宣传展板或出版物准确无误,这既是对自身负责,也是对桂林这座文明城市负责。
文明公约闹出这样的笑话,说明文明公约制作过程中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桂林自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后持续推进常态化创城工作,希望有关部门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避免因细节疏忽损害城市品牌价值。当然,文明公约闹笑话,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此次负面新闻或将成为完善基层宣传审核机制、强化地域特色文明公约传播的整改契机。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蓬国:以“内涵式”发展取代“内卷式”竞争
宁海华:政务改革当敢于“揭榜挂帅”
艾才国:究竟谁“第一”?
陶淑杰:以“三向”为帆,开启基层新航程
李永波:党员干部学党纪要时刻保持“在线”
廖卫芳:“退一赔三”是打击鬼秤的一记妙招
廖卫芳:“元宵节纳入法定节假日”很有必要
李蓬国:探索的三重境界
刘苏怡:乡音振兴曲:产业兴 建设美 治理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