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淑杰:熔铸“三心”,锻造党员干部的时代风骨
作者:陶淑杰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党员干部作为时代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更需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心无旁骛、心境澄明、心力茁壮,正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精神内核,是锻造时代风骨的关键所在,更是在新征程上建功立业、服务人民的力量源泉。
心无旁骛,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聚焦镜”。心无旁骛,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时刻校准奋斗的“焦距”,将全部的精力与心思聚焦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它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一种“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笃定。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在日常工作的琐碎中抽丝剥茧,抓住关键;在面对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时,不被表象所迷惑,直击问题核心,以高效务实的作风推动工作开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
心境澄明,是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净化器”。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心境澄明是党员干部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坚守底线的关键。它能过滤掉权力带来的虚荣与物欲,让党员干部在从政之路上始终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坦然。这种澄明的心境,让党员干部明白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人民,从而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心境澄明的党员干部能以坚定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准则,守护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维护好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心力茁壮,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助推器”。前行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发展的征程中,困难与挑战如影随形。心力茁壮,赋予党员干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魄力。它让党员干部在面对挫折时不气馁,在遭遇失败时不放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拥有茁壮的心力,党员干部就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将挑战视为机遇,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困境中探索出路,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向前发展。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党员干部要将这“三心”熔铸于灵魂深处,外化于日常行动。以心无旁骛的专注干事创业,以心境澄明的纯净坚守底线,以心力茁壮的坚韧担当作为。在时代的洪流中以过硬的时代风骨,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武艳君:校际牵手破壁垒 共谱教育新篇章
徐蕾:停暖之后,温暖如何“续航”
李蓬国:“加班文化”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王海燕:年轻党员正当时
王毓:以青春之我铸就时代华章
廖卫芳:防范“装孙子式”骗局需多方发力
廖卫芳:“校园欺凌”与中考挂钩是一记妙招
龙晨悦:人才培养亟需“趁热打铁”
翟云雪:花样年华当如“花”般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