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秋:生命斑马线,岂能如此任性?
作者:石秋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设置斑马线本是便民、利民之举,为马路上的行人开辟一条安全生命线。其作用是能引导行人安全地过马路,但近日在重庆市渝中区沧白路上,设置了一处让人提心吊胆的斑马线——人行道和斑马线之间,居然建有防撞栏杆。每天路人通过斑马线后,不得不绕行在公路上与车争道。
一条通往马路对面人行道的安全“生命线”却被一道防撞栏任性隔离,由于前路不通,路人只能被迫选择沿着车流不息的马路边小心行走,绕行30米后才能从洪崖洞大酒店车库出口上人行道。设立斑马线,为什么又要用防撞栏杆隔离,实在让人费解。本是为了让行人横穿马路时更加安全、方便的斑马线为什么成了威胁行人生命的死亡“高压线”?
“让道于人,安全于己”。我们时常把这句交通警句挂在嘴边,然而是谁如此任性让行走在车流不息马路边的行人无道可让,无路可行?如果大家过斑马线后,因为无道可走不能直达人行道出了交通事故,这个责任又由谁来负?斑马线上横放隔离栏,又究竟应该归谁管?
“民以食为天,行以安为先”。无论是谁也没有权利如此任性阻拦斑马线,隔断市民回家路。无论是谁也没有能力承担任性斑马路造成的恶果。无论任“性斑马线”该谁管,政府都得管。安全保障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一个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当地市政建设,或者是交通部门都应该努力担责,不能再对这一事件漠然视之,更不能漠然置之。百姓之福,莫等闲!希望当地政府部门对此“任性斑马线”早一天引起的重视。无论是在这里修人行天桥,安装红绿灯,还是拆除隔离栏,都请早日采取举措,还市民一个畅通的斑马线
- 0
- 0
- 0
- 0
- 0
- 0
- 0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侯文学:银行不能拒收零辅币
周歌:“打110寻刺激”,公共资源岂容戏弄?
胡海军:公共场合的错别字为何总能成新闻?
梁江涛:《非诚勿扰》应直面“割肉”之痛
与圈内知己恋爱的刘翔,这次很靠谱
充气娃娃充当副驾驶,能保平安?
朱波:榜样是说服,示范是引领
李云勇:劝君不喝一杯酒,遵纪守法有前途
白墨: “的哥夜班猝死”呼唤健康工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