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亚东:别让“帽子”禁锢人才创新力
作者:苑亚东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强大的创新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人才松绑,目的就是解放人才的创新活力,让人才专注于业务、醉心于学术、精通于创新。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就是先给人才摘掉行政“帽子”,让其松一松身份的绑,清一清思想上的淤。
俗话说:无官一身轻。对于一些有志于搞研究的学术人才,给予其过多的行政头衔,只会令其背负过多的行政职责,感受到一种不能承受之重;而对于另一些假借学术之名,行攫权取利之实的人,摘掉其“汲汲以求”的“身份”和“帽子”,迫使其多花些心思在主业上,也并非坏事。
虽然,历史上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但绝没有“仕而优则学”的传统。如果仗着权力的威风,就想在学术研究上先天性地高人一头,并“名利双收”,那纯粹是痴人说梦。没有根基的附庸风雅,往往都只能惹人笑话。
即使是“学而优则仕”,也意味着一旦入仕,专职仕宦生涯就宣告开始,权力与学术从此必须泾渭分明、两不相干,学术作为业余爱好可以,但决不能拉着权力的大旗狐假虎威,让权力公器为一己私利开道。
权力与学术、科研等专业业务联姻,其结果并不能取得1+1大于2的效果,相反,诸如此类行为还诞生了一系列“怪胎”,层出不穷的科研经费贪腐丑闻、官员华而不实名目繁多的学术头衔、高校领导的论文造假抄袭事件等等,细细审视事件背后的原因,无不充斥着学术对权力的献媚和妥协、权力对学术的玷污和侵犯。
对专业技术人才来说,行政化、功利化、官场化就是一种学术能力的腐蚀剂、创新精神的麻醉剂。前不久,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可谓恰逢其时,切中时弊。如果任由部分人凭借权力和级别就能在学术上“高歌猛进”,在待遇上节节攀升,遇到一些特殊福利也能“人多肉少、领导先行”、享受到特殊对待,那么,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坚守冷板凳,枯守象牙塔,人才的思想就难免堕入实用主义的牢笼,被功利主义所绑缚,而丧失基本的创新力。
摘掉扣在专业技术人才头上“官帽”,也就是去掉了他们创新精神和业务能力上的“紧箍咒”,而让做学术、搞科研回归为他们的本职和主责。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国家宏观层面上,必须通过优良的顶层设计,构筑专业技术单位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厚实壁垒;另一方面,微观细节上,各地也必须具体地落实一批管办分离、政企分开的硬性手段、刚性措施,去掉教育、科研等专业技术部门浓郁的行政化、功利化色彩,焕发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唯有如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上下联动,有目标有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深化、走向成功。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醉江南:让“甩老族”在道德与孝道间无法隐身
学生帮环卫工父亲扫大街咋成了新闻?
李兆清:当学杨绛的淡定与从容
练红宁:“草原天路”网上预约更扯蛋
称住户“过街老鼠”的拆迁焉能正常开展
在校女学生组团卖淫,如此自贱为哪般
周歌:医患冲突,别盲目贴上“医闹”标签
3岁女童遭性侵,必须绳之以法
曲征:“520”不是“502”,再折腾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