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明星吸毒的瘴气何时能休?
作者:王彬 稿源:时评界 编辑:时小川
2016年10月13日下午,北京民谣歌手宋冬野因涉毒被警方控制。宋冬野是著名的名谣歌手。一曲《董小姐》让他声名大噪,随后,《斑马斑马》、《安和桥》又再度把他推上了顶峰。而又一个明星因涉毒而被捕,让很多人都震惊和感慨。
明星涉毒在中国不是一件新鲜事,按理说,明星吸毒被抓,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公众的鄙夷,也会经历狱中的艰苦。这样的打击应该会让他们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懊恼,醒悟之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正常的反应,也是公众愿意看到的。可现实是,明星出狱后仍不老实的例子并不少见。尹相杰出狱3个月就复吸被抓,还有前一阵子宁财神接受采访时谈及吸毒事件,表示:“完全不后悔,这个有什么后悔的。”他们的行为影射了中国社会对于吸毒的容忍,或者说公众的纵容造就了他们的猖獗。
在中国,明星吸毒的消息传出后,民众一片征讨声,对他们冷眼相待。明星出狱后,一般是先开个媒体发布会,在上面痛哭流涕,表示要痛改前非,并向公众道歉。那一声道歉和之后的平静时间就是公众憎恨他们的“终点”。
在风口浪尖的时刻,他们会被公众冷遇,戏会被停掉,甚至禁止上映,也会收到娱乐圈里的不公平待遇。但一但风头过去,他们依旧片约不断,继续捞钱。明星更容易迷失在新的浮华世界里,复吸毒品、对吸毒说不后悔也就不足为怪。
公众对明星吸毒的纵容,一个原因是国人心软,内心向往美好。另一个原因,近年来,吸毒明星过多,无数的吸毒新闻进入公众的视野,公众已经感到不稀奇和无所谓,态度逐渐麻木。
在国外,明星吸毒意味着被公众和舆论判“死刑”,会受到行业的严厉处罚,也会被民众唾弃,最终导致他们的演艺生涯也基本走到尽头。在中国,公众和演艺行业不能在纵容和麻木了,如果任其蔓延,那将会误导社会风气,侵蚀时代精神,是民众的灾难。所以公众和演艺行业应该相配合,对吸毒行为零容忍,才会挽救现在的颓势。
试想,明星曝光吸毒后,如果演艺行业严厉惩罚他们,有“禁用吸毒艺人”的自律,演艺公司跟他们解约;如果民众彻底厌恶、拒绝他们,抵制他们的作品,媒体和公益机构也拒绝吸毒艺人的作品。让他们体会众叛亲离的滋味,陷入孤立,或许能使他们醒悟。没了资本,没了底气,可能就不会做出复吸毒品、对吸毒说不后悔这样继续迷失的事。
有人觉得现在将这些吸毒艺人一棒子打死,有失公允。确实是这样,可如果现在不通过强硬手段不遏制住明星吸毒的态势,那未来也会演变为对社会的毒害,公众会对吸毒行为就会越来越麻木,整个社会习气乌烟瘴气。其实,所谓的“判死刑”也并不是不留余地的,只是在源头上不纵容,但如果吸毒明星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真的知错悔改,公众会为他们敞开大门,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郭喜林:群众身边的小官巨贪必须零容忍
曲征:廉价药稀缺不能再成为“老大难”问题
曾德凤:国人善于自我歧视
李六合:别把消字笔说的那么可怕
张岩:里皮出任主教练,是不是国足救世主?
李忠卿:用消字笔写欠条的新闻关乎每个人
李强:11万欠条变白纸,这钱今后还敢借吗?
曾德凤:我最想做大熊猫
曲征:大学生劝退制度应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