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轻车简从”应成常态
作者:王宇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问题出在下面,根子还在上面,还有旧观念作祟的原因。”对于接待,一些干部陪了累且烦,不陪又怕怠慢,左右为难,“有时候你去向领导请示是否按规定陪同从简,领导话里话外还会嫌你不通人情。”(4月3日《人民日报》)
一些领导视察工作、调研基层,地方及时予以接待、陪同似乎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陪同是否有必要?当然有,做必要的情况汇报、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确实有利于让视察调研更有针对性、精准性,让来访者能更快地掌握有效的信息,也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从这个层面上看,陪同似乎并没什么不好,但为什么接待、陪同广为干部群众所诟病,尤其对基层同志而言,大有“心好累”之感?不少地方干部,在接待问题上确实面临着陪同与不陪同的“两难”选择,陪了,个人或单位的要紧工作没了时间保证;不陪,又觉得礼数不周,让人家觉得“小家子气”、不给面子。当然,也有个别干部的的陪同是为了掩盖问题、搪塞失职,这就更成问题。
其实,过度的陪同是“官念”的错位,既可能是由于上级领导讲究官僚、重视排场,也可能是因为下级干部曲意逢迎、做足表面文章。看似人多了,走访调研也去了,但如此阵势之下,老百姓又如何能有平等的诉说实情、表达意愿的机会!何况有陪同就要驱车来往、公务接待,基层更要做好“漂亮的”台账资料、制作相应的横幅展架,哪一个不是需要时间成本、办公经费去支撑,着实劳民伤财,也的确如同一些干部所感叹的,这个时间精力用到工作上去该多好。
不知从何时起,“轻车简从”这个最基本最朴实的工作方式似乎变成了一种值得褒扬的工作作风,让人困惑不已。不论哪一级领导干部,调研也好,公干也罢,都是在做工作、做服务,把经费用到实处、把时间精力用足是保证。一旦发生过度的陪同、接待,看似礼数到位了,但工作的出发点也变了味,更是构成了上下级单位的“内损”、“内耗”关系,也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四风问题”的复发、蔓延。
层层陪同、处处接待的现象归根结底还在于作风不正。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轻车简从”的好风气回归到应有的位置上来。我们既要从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上着手,做好理念层面的“拨乱反正”,让“轻车简从”的要求深入党员干部内心,进而形成一种习惯、共识。又要让领导干部主动做到“润物细无声”般的低调走访、独自行动,让他们抛开职务、级别的“包袱”,多去听一听群众的呼声、看一看基层的问题、明一明工作的得失,给自身来个“刀刃向内”、自我革命,进行充分的“精神洗礼”。还要做好组织监管、明确纪律要求、强化制度保障,进一步明确细化陪同、接待的标准和要求,在作风问题上提供深层次的约束力、保障力,让“轻车简从”成为领导干部走访调研的“标配”,主动遵守不逾矩。
让“轻车简从”成为习惯、形成常态,是降低政府机关运行成本的必要手段,更是强化服务能力、贴近融入群众的核心要求。我们只有真正将接待、陪同的实践和精力都实打实地用到服务群众上去,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期待和信服。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郭喜林:向84岁爱心早餐奶奶致敬
苗凤军:大学生懒惰素质教育课不可缺
李忠卿:共享单车“修不过来”责任在谁?
不再选用“造假”课文是出版社应有姿态
曾德凤:假使我是大熊猫
公交站牌高达3.48米,便民服务怎接地气?
女性雕塑惨遭袭胸 ,啥碎了一地?
苗凤军:大学生挂科老师无奈需对症施治
张楠之:拉你“下水”的,哪有什么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