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 列表

冯国英:为什么中国这么急着垃圾分类?

2019-07-12 12:48:39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前些天,港星余文乐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视频中一群饿的瘦骨嶙峋的北极熊身上沾满了污垢在垃圾堆里不停的翻找着可以吃的东西。北极熊并非群居动物这样不约而同的来到同一...
  作者:冯国英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这些天,有关上海垃圾分类的话题频频霸占热搜榜,除了上海,北京等46大城市也即将后来居上。一时间讨论声不断,绝大部分声音是:我赞成垃圾分类,但是不赞成过快的一步到位。诚然,上海的垃圾分类刚开始的时候绝大部分人是不适应的。从前一个垃圾袋就能搞定的事情现在却要分类成四个甚至更多,对于已经方便习惯了的我们来说这很不方便。但是仔细一想,如果垃圾分类早已是大势所趋为什么上海这么着急的想要垃圾分类?因为我们人类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
  前些天,港星余文乐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视频中一群饿的瘦骨嶙峋的北极熊身上沾满了污垢在垃圾堆里不停的翻找着可以吃的东西。北极熊并非群居动物这样不约而同的来到同一个垃圾场意味着他们在大自然里真的找不到任何食物了。这些瘦骨嶙峋的北极熊们是在北极圈内斯瓦尔巴德群岛冰冷的海岸被发现,保存人类希望的“末日种子库”也被修建在这里。这样一个本该是受到人类影响最少的偏远小岛也没能逃过环境污染的厄运,如今却成为了世界的垃圾场。
  像挪威和俄罗斯北部,一些海域甚至成为了塑料垃圾之海。科学家在北冰洋的海岸上,找到了大量废弃物,包括日常使用的塑料瓶、棉签棒、烟头、湿纸巾等。同时,研究团队也通过取样发现,从北极的海水里能够找到漂浮的大量塑料微粒。不仅仅是北极熊这种大型动物濒危告急,鸟类、鱼类、哺乳动物等都在这种环境里受到极大的生存威胁,这与北极正在巨变的气候、正在消融的冰盖一起,危害着北极圈生物的生存。除了北极,垃圾可谓无处不在,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每年都有7万到10万名游客涌向这里的大本营,他们离开时会留下数不清的垃圾。仅2018年,西藏自治区就组织清理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8.4吨,海拔5200米以下的的转运垃圾335吨!都被塑料垃圾污染的时候世界上是没有人可以幸免的。
  据《皇家学会开放科学》(The Royal Society)2月27日期刊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塑料已经布满世界海沟最深处。这很大程度表明,地球上已经不存在还未受过塑料污染的海洋生态系统了。海洋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而主要污染源之一就是塑料!全球每年产生将近3亿吨的塑料垃圾,其中多达1200万吨进入海洋。每年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因塑料制品而失去生命。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近澳洲海洋就有近1300万吨塑料垃圾每年导致100万只海鸟和超过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死亡。塑料垃圾需要40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被降解。
  那这些垃圾都去哪了呢?维也纳大学的研究员指出估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的体内都能找到的—塑料微粒。海洋中约有五万亿塑料微粒且重可达27万吨,早在2017年,就有科学家在微生物体内发现了塑料微粒,而淤泥就是微生物聚集的地方,环环相扣下,不光是鱼类,还有龟类、鲸类、鸟类等200多个物种,
  都不同程度的摄食了塑料微粒。所以人类和那些海洋生物一样,只不过,它们体内是整块的塑料而人体内是塑料微粒。从被我们随手丢弃,到再次回到我们肚子里,塑料沿着生物链完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我们的水和食盐也早已经被污染,早在几年前,研究人员就从食盐中发现了塑料成分,全球的自来水中有83%被检测出含有微塑料。
  就这样,塑料微粒以各种各样的途径进入我们的体内,环境恶化的苦果由人类自己吞噬,它们无法消化,无法降解,只会在我们体内不断积累。生态一旦遭到彻底的破坏其伤害便会永久无法复原,健康一旦受到威胁,一切已了无意义。保护生态、重视环保不仅是挽救濒危的自然更是人类的自救。比如一场“垃圾强制分类”大战正在上海火速拉开战线,但这不只是一场上海人必须打赢的战争,这还是一场事关所有中国人的战役。7月1日起上海开始了垃圾分类,每一种垃圾都要分清楚,一时间网上掀起了惊涛波浪,抱怨和不满的声音层层起伏,可想过为什么,上海那么急!因为如果连魔都做不好垃圾分类,中国的垃圾处理水平将继续原地踏步,而中国人就必须继续坐享垃圾围城,承担垃圾焚烧致癌率难以有效控制的后果,中国人不能再等了!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垃圾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针对环境跟动物,所带来的的影响最后通通是回归到人类身上的啊!如果说不自知的吃下“垃圾食物”还没能让人们警觉起来,那么中国成千上百的“癌症村”也早就提前让我们预知了未来,原因就是因垃圾处理导致的垃圾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
  因此中国人必须打赢这场垃圾战争,垃圾分类只是一个开始!旧有的垃圾不会因为垃圾分类而消失!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开发更多的塑胶替代产品。而我们普通人,在做好垃圾分类的同时少用塑料制品,多带自己餐具一点一滴,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环境,势在必行,现在我们又要需要几代人才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但我们责无旁贷。

更多

热门关键词:垃圾 分类 中国 冯国英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