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淇尹:基层调研不能怕麻烦
作者:罗淇尹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任何决策离开了调研,都将站不住脚、生不了根。调研作为体察民情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许多单位、领导的重视。笔者下乡走访时,就了解到个别单位、干部调研问效时标准严格,要求甚多,或是要受检单位提前做调研接待方案予以审定,或是要根据天气等情况将调研时间一推再推。不少基层干部坦言,领导调研怕麻烦,想省事,我们基层的工作负担就会加重许多。
调研是上级单位、干部的自选动作,基层单位可以协助、配合,却不能成为出钱出力的主角。基层调研需要耗费时间精力,上级苦,下级就会轻松,反过来,上级轻松了,下面压力就大。但上级拥有领导权、考核权,也就意味着下级会主动承担更多责任。若上级单位一味怕麻烦,将责任、要求都甩给了基层,基层便会面对更大的风险与压力。这会造成基层对调研产生抗拒、畏难的负面情绪,也会衍生出“套路迎检”的形式主义。
用好调研手段,重在上级怎么想、怎么做。上级单位是调研主体,就要拿出态度,负起责任。一方面要转变思想,将角色从“老师”转变成“学生”,将调研任务从“指导、督查”变成“学习、借鉴”,将思路变成“给基层安排”变成“给自己压担”,主动干更多的活、出更大的力。另一方面要创新方式,结合当地实际摸索出更多“事半功倍”的调研方式,例如调研产业情况时,少要他人陪同多些自主走访,调研专项行动时,少些提前通知多些突击检查,降低基层参与率,既能让调研结果具有真实性,也能极大减轻其负担。
拒绝套路,做好配合是基层的应尽职责。调研工作需要上下级通力配合才能落到实处。主动配合并不等于隐瞒问题,而是要积极暴露短板、困难,便于与上级共同解决探讨。现下,许多基层单位总认为调研就是来找问题、找茬子的,为了不惹上麻烦、被通报,就把做了弊的答卷拿出来应付了事,这样的想法与行为是错误的,也是极具风险的。基层要冲着“解决问题”这一目标去配合调研,有哪些需要上级协调的,哪些需要上级解决的及时讲出来,让上级单位领导“门清”“有底”,才能更好的进行决策安排。
监督始终是推动调研起效的有力手段。纪检部门要全面重视调研工作督查,监督上级是否按照规章要求开展调研活动,是否存在无故调研、随意调研情况,是否存在要求过多、徒增负担的情况等。要监督基层是否认真配合、落实上级调研要求,是否以真实状态迎接调研等,坚决遏制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苗头,为调研手段发挥真正作用保驾护航。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叶金福:曝光“后厨乱象”不能仅靠记者卧底
袁文良:多策缓解充电汽车充电难问题
王俊茜:坚持用纪律规矩来约束党员干部
严惩假币骗子,才是对受害老人最好的交代
丁家发:岂能让豆腐渣工程亵渎英烈
叶金福:“社会实践”切莫变味走调
鲍安之:莫让“预警”变“预言”
袁文良:让录取通知书养眼又“养心”
丁家发:护士抢救中玩手机?表象或许并非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