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安之:充实基层队伍,切莫喜新厌旧
作者:鲍安之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基层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鲜明标签是年轻、高学历。近年来,各地引进一大批有学识、有理想的青年投身基层一线,充实了基层干部队伍,给基层治理带来新气象。与此同时,部分地方将选用高素质干部“一刀切”、简单化为选用年轻干部、高学历干部,误伤了当地有经验的基层干部的感情,造成基层干部群体责任倒挂、士气受损、人才浪费等问题,值得关注。(9月11日来源:半月谈)
学历、年龄可以是更好的“加分项”,而非“入场券”。一些地区在乡镇干部换届指导意见中确实明确指出“35岁以下干部不少于总数30%,至少配备一名30岁以下年轻干部”。甚者一些地区会直接给予高学历年轻干部一些“特殊优待”,这些干部也被称为“硕士干部”“博士干部”。
年轻且高学历干部创新意识强、思想观念活、眼界视野宽、有活力、有拼劲儿...这些特质显然满足新时代下基层发展需求,自然也是进入基层干部队伍的“加分项”,但如果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作为唯一“入场凭证”和任用标准就会大大消减干事热情和士气。
突出“实干实绩”选好、选准干部。高质量干部并不等同于年轻、高学历干部,切勿把“好经念歪了”。一些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干部他们熟知基层现状、善于与群众打交道,有着“俯身敢为孺子牛”的热情,可如果因年龄学历就被迫“闲置”未免太“冤屈”了。
党和政府必须要为这部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们”撑腰和“讨回公道”,让他们重拾干事热情、重燃战斗激情。党考察、任用干部要做到多维度、多层次的全面深入了解,让“实干实绩”说话,让真正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挑大梁”。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中华民族传统且优秀的用人之道,也是党选拔任用干部原则。因此吸纳高质量干部充实基层,切勿一味遵循“年龄论”“学历论”!破除年龄论、学历论等干部提拔的“隐形台阶”,才能更好充实基层队伍,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才能用激励广大干部的“干事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李雨桐:985也考公是“编制情结”还是“青春
丁家发:窨井不再缺盖 ,脚下安全才有保障
叶金福:多方发力防范消费大数据“杀熟”
王鸣镝:特殊“早餐会”吃出亲清政商情
维扬书生:家长质疑班费去向,并不是坏事
苗凤军:中学乱收费,这个锅家委会真背得动
维扬书生:对抢注软件商标的盗版公司大声说不
叶金福:莫让一元食品沦为稀缺食品”
美瞳网络销售乱象惊人 亟需合力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