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 列表

李丁乔:暗访就该有暗访的样子

2023-04-10 10:48:09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暗访,是我们日常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摸清真实情况、找准存在问题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实践中,有的部门和领导通过各种操作,将暗访变成了明查,最终打着“暗访”的旗号搞...

  作者:李丁乔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暗访,是我们日常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摸清真实情况、找准存在问题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实践中,有的部门和领导通过各种操作,将暗访变成了明查,最终打着“暗访”的旗号搞形式、走过场。暗访变了味,工作成效自然也就打了折扣。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调研,防止嫌贫爱富式调研。”调查研究尚需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暗访督查更该以此效法。必须提及的是,暗访督查事项,往往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需要把存在的问题挖深挖细,不管是直插现场、直奔一线,还是征求群众意见、听取工作汇报,暗访督查就该有暗访督查的样子,否则,就难以实现工作预期,甚至有可能发现不了真实问题、反映不出真实情况。

  暗访督查在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实践中已经普遍运用,尤其是在会议安排、文件通知中提得比较多,几乎都会提到“暗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部门俨然将暗访工作变了味。比如,提前打招呼,要求提供相关迎检材料;比如,提前透露暗访具体点位,便于提前准备;再比如,打着“暗访”的名义前拥后簇、迎来送往。种种现象,表面上看,是出于“工作照顾”提前“放风”,实则体现出不敢较真逗硬、不敢担当负责,怕得罪人。虽然有利于处好上下级关系,但于工作而言,弊端远远大于利好。因为一旦暗访不在“暗处”,也就意味着很多情况和问题就会被隐藏起来,甚至被伪装起来。

  有基层干部认为,说好的暗访变为明查,说明参与暗访的干部没有底气、业务不熟、怕同群众打交道,到了基层只能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更抓不住重点。不得不承认,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暗访,本身就是对干部政治素养、业务知识和群众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验,不了解基层自然抓不住重点,不了解群众自然无法同群众打交道,不熟悉业务自然无从查起,所以,暗访督查既考工作成效,也考督查干部综合能力。暗访走了样、变了味,定然查不出真情况、考不出真水平。

  暗访的样子,不仅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用陪同的进行式,而且还要直抵一线、直插现场、直面问题。通过与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面对面,把情况摸清,把成绩考准,把问题找实。面对存在问题,既要分析其表面原因,也要深究其根本因素。要多深入群众,多听群众意见,多了解群众诉求,通过民心民意掌握推进落实中的困难问题,以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

更多

热门关键词:暗访 样子 李丁乔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