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含:“三项发力”打造人才高地
作者:罗含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细悟“人才九条”,应精准把握其核心要义,将人才工作做细做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党管人才是根本,近悦远来聚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人才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先后提出了“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人才发展理念,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汇聚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发展史。当前,做好新时代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鼓励广大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真正做到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民尽责。
不拘一格降人才,敢为事业用人才。有什么人才、缺什么人才、如何打造人才,用人主体最清楚,只有把用人主体的自主权落实到位,才能充分激发用人主体的活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发挥人才作用、竞相开发人才资源的生动局面。一段时期以来,在对人才的选拔评价激励上,行政色彩较为浓厚,人才选拔方面的“人岗不相适”、“会考不会干”问题,人才评价方面的“唯论文”、“唯职称”导向,人才激励方面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政策,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用人主体的积极性和人才活力。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就要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才人代出存江山,鼓励扶持留人才。引进人才的目的是助力本地发展,更重要的是让人才在本地“落地生根”。这需要各方面协同发力,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保障激励措施。持续加大发展投入。要抓住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痛点施策发力,通过完善基本的配套设施和福利待遇,比如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创业贷款扶持等措施,让人才感到实在、体会温暖、看到希望。要积极营造求贤若渴、竞争择优、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干事松绑,建立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政策体系,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以事引才、感情聚才、环境留才。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丁家发:别以“投资入股”掩盖劳动关系
中甲辽宁主帅怒扇主裁判,足球的明天在哪里
19岁彝族姑娘金枝,将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游德福:做强“聊·胜一筹!”,赋能乡村振兴
朱波:让网络谣言止于“摇篮”
骆鑫茹:翻过“浪浪山”走好“基层路”
杨勃畅:《长安三万里》蕴含的文化自信引发共
投诉不公布学生成绩,家长教育焦虑还需破解
游德福:小龙虾撬动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