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艳君:调查研究要直奔“主题”落到“实”处
作者:武艳君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在精准“选题”、科学“解题”、有效“破题”上下功夫,确保调查研究直奔“主题”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精准“选题”,确保调研内容落到“实”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确定调查什么,研究什么,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关键一步。广大党员干部要谨防调研内容“跑题”,不避重就轻,找一些“不疼不痒”的小问题作为调研课题,虽好见效,但是触及不到“灵魂深处”的堵点难点问题;不“老调重弹”,找一些“老生常谈”的调研课题,虽“轰轰烈烈”但只是原地“打转转”;不“眉毛胡子一把抓”,找大而空、小而碎的调研课题,虽“浩浩荡荡”但抓不住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围绕上级关注的重点问题、工作中突出的焦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推动发展的难点问题,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找准“麻雀”,选中“靶心”,精准确定调研课题,切实提高调查研究内容的针对性。
以民声民生指引调研方法,科学“解题”,确保调研方法落到“实”处。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研究只有真正“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会换来群众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掌握实情民意。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避免“作秀式”、“走马观花”式、“盆景”式等错误调研方法。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身入”基层,“心入”基层,问计于民,听真话、察实情,把情况摸实摸透。要深入乡村、社区、厂矿车间、项目一线,有机采取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民生事项开展专题调研,以高质量调研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实绩检验促进成果转化,有效“破题”,确保调研成效落到“实”处。编筐织篓,贵在收口。真正解决问题才是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化研究,对调研掌握的情况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进一步把问题分析清,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把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透,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要谨防调研成果变成“纸上谈兵”,报告一写,材料一交,就认为完成了,将调研成果变成了看得见、摸不到的“空中花园”。要及时将充分研讨、成熟可行的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巧招”、“妙招”,转化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实招”“真招”,转化为破解社会发展堵点难点痛点的“硬招”、“绝招”,根据“问题清单”建立“责任清单”,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啃下“硬骨头”、扫除“拦路虎”、搬走“绊脚石”,切实推动调研成果从“纸来纸去”转化为落地见效。
- 0
- 0
- 0
- 0
- 0
- 0
- 0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杨丽娟:“硬核”党支部才能吸引“新农人”
刮花私家车留纸条道歉赔偿,学生车主都值得点
整顿不合理“餐具费”不能总靠大学生
魏芳:“只扫码不付款”也是一种盗窃犯罪
孙学丽:培育“新农人”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黄跃成:幼儿园女员工抱摔幼童是身心双重伤害
尚凡:与商人围坐“诈金花”,赌博歪风当刹住
王鸣镝:“搞暧昧”的副市长被免职具有警示意
黄跃成:医护收红包是让患者心安还是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