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灿辉:让“按键伤人“无处遁形
作者:曹灿辉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内容让我印象深刻。”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杭州市委会主委罗卫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她领衔提交了一份制定反网络暴力法的议案。
近年来,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比如,“寻亲少年”刘学州因不堪忍受网络暴力,留下遗书后自杀;“粉发女孩”郑灵华因头发颜色被网暴导致严重抑郁,最终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按键伤人”事件中大多数人虽然有时只是跟风骂几句或转发几次帖子,但是结果像轻轻的一根根稻草,摞起来却能够压倒一只只高大的骆驼,变成伤人的“利器”。严重损害当事人名誉,对其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影响,有的甚至造成受害者不堪重负最终选择轻生,后果相当严重。
“按键伤人”事件频发,与社交媒体平台上热搜话题设置不当、内容把控不严等原因有着密切关系。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达10.79亿,互联网匿名性、隐蔽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事件的滋生。同时,许多网络喷子自认为在网络空间随便说说无关痛痒,存在“法不责众”侥幸心理。另外,一些平台想让流量多跑一会儿,放任情绪性言论广泛传播,给“按键伤人”事件输出提供了温床。
应该看到,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表达,其既受法律保护,也受法律约束,谁都没有凌驾于他人正当权益之上的特权。重塑网络空间清朗,让“按键伤人“无处遁形,还需多方合力。去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针对施暴者,强调要“严”字当头,将各种网络暴力情形纳入法律约束与制裁框架,切实矫正“法不责众”错误倾向。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再次强调,网络暴力行为必须付出代价,进一步为相关治理明晰了方向。今年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为此,有关部门要重拳出击,特别是对“按键伤人”发起者,务须坚决依法“亮剑”,刹住这股乌烟瘴气“邪风”,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同时,要修订完善网络暴力犯罪法律法规,提高犯罪成本。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通过技术手段限制“按键伤人”,对信息进行检测、过滤、屏蔽,提高屏蔽准确率。要建立完善的网络责任溯源机制,厘清网络事件的全链条责任清单,加大社交媒体平台热搜整治力度,建立共享“黑名单”制度,对进入“黑名单”的账号进行限期整改。
当然,网民也要依法文明上网、理性平和表达,共建良好网络生态。如果受到“按键伤人”伤害,则要保留证据,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各方共同发力,全社会筑牢惩治“按键伤人”防火墙,才能有效将其遏制于萌芽状态,维护人民群众网络生活安全感。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袁文良:爆改莫改丢了自己的个性
杜慧:踏上基层赶考路,争做基层实干家
宁海华:少些“假把式” 多下“真功夫”
李璐:年轻干部要学“π”系精神
李蓬国:船老大为救人斩断价值36万元蟹笼,值
廖卫芳:多些帮助邻居接娃的“共享妈妈”
陈镜伊:做到极致 平凡亦非凡
徐蕾:“四下基层”要始终同群众站在一起
维扬书生:食堂大叔“中式英语”何以得热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