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倾听民意 为民发声 开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 列表

王帅:以减负之笔,绘基层发展蓝图

2025-03-01 09:11:29 www.chinaqi.net 来源:时评界 有0人发表了看法
[导读]  摒弃“形式主义”繁文缛节,凝聚“真抓实干”攻坚干劲,秉持“一心为民”服务初心。当下,过度留痕已成为加重基层负担的一大顽疾。在各类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求做得好,更要“...

  作者:王帅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在社会治理的宏大架构中,基层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关键纽带,是政策精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然而,曾几何时,基层工作人员深陷“文山会海”的泥沼,被繁琐事务束缚,基层减负迫在眉睫,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需求。

  摒弃“形式主义”繁文缛节,凝聚“真抓实干”攻坚干劲,秉持“一心为民”服务初心。当下,过度留痕已成为加重基层负担的一大顽疾。在各类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求做得好,更要“痕迹足”,各类检查评比以材料多寡、记录详略论英雄,这使得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补材料、造台账,形式主义之风盛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为了应付检查,提前准备好一整套完美的材料,而实际工作却流于表面的怪象。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更损害了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把精力浪费在空洞的文件传达、冗长的会议流程上,避免陷入“为了留痕而工作”的怪圈,让工作回归务实本质。同时,全力凝聚真抓实干攻坚干劲,面对棘手难题,主动出击、深入调研,凭借扎实的行动和坚韧的毅力,啃下“硬骨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各项任务高效落地,开创工作新局面。

  去除“官僚主义”颐指气使,涵养“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夯实“稳扎稳打”发展根基。回首过往,部分干部深受官僚主义思想荼毒,习惯以高高在上的命令式口吻对待同事与群众。在日常工作交流中,动辄发号施令,全然不顾他人想法与建议,致使信息传达严重受阻,本该高效流通的工作指令在这种专断作风下变得迟滞。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必须坚决杜绝此类现象。梳理基层工作流程,去除官僚主义主导下繁琐且无实际意义的程序,诸如不必要的层层审批、重复的数据填报等。各级部门在下达任务时,应充分调研基层实际,避免颐指气使地布置任务,做到精准施策。让基层工作回归本质,让工作人员有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涵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化解“推诿主义”敷衍塞责,激发“主动担当”工作热情,筑牢“高效落实”责任意识。过去,部分基层干部面对棘手问题或职责交叉事务,常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群众前来办事,不是遭遇“踢皮球”般被各个部门来回推诿,就是碰上“打太极”式敷衍回应,一个简单问题,却要在多个部门间来回折腾,不仅浪费群众时间精力,也严重损害基层政府公信力。

  为切实推进基层减负工作,激发“主动担当”工作热情是关键。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对于群众生活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完善激励机制,对主动承担工作、积极解决问题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良好氛围。让干部们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积极解决问题。

  “基固则厦安,基颓则厦倾”,基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与服务民众的“桥头堡”,其工作氛围与干部状态,直接关乎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落地生根。为基层减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只有让基层干部从繁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他们才能轻装上阵,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中。才能真正沉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更多

热门关键词:蓝图 王帅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