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晓:建议“冒热气”,百姓“好福气”
作者:张艳晓 稿源:时评界 编辑:洪小兵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 中国新闻网)
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门槛、天价彩礼要“限高”、春节取消调休放9天、延迟退休后别歧视35岁、医生薪酬别和业务挂钩……不少代表委员惠及民生的建议提案“接地气、冒热气、带露珠”新鲜“热气腾腾”地呈现出来。这些百姓一直期盼的“好声音”直切民生痛点,件件紧贴百姓实际,桩桩反映人民期盼,可谓“实在且刚需”。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无疑是顺应民意的表现,是“民声”与“民生”的双向奔赴。代表委员他们建言献策、凝心聚力、共商“国事家事”,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代表委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铮铮誓言。连日来,全国“两会”备受瞩目,许多代表和委员也提出了许多涉及民生的良心建议,这些提案建议深得民心、广得民意,可谓是老少妇孺喜闻乐见,也成为亿万普通民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如果这些民声提案通过并实行,那必将是喜大普奔的惠民好消息。
这些建议提案既有对现实问题的精准把脉,也有充满智慧的破题思路。想让这些贴民意、暖民心的提案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且掷地有声,就需要相关党员干部拿出“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做到“实干笃行”,方能深度体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我们要聚焦人民群众“大事小情”,可以说一份份“民生账单”,写满的不仅仅是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盼望,更有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信任与嘱托。
全国两会把“有事商量着办”付诸行动、狠抓落实,只有建议“冒热气”,百姓才有“好福气”。期待更多建议落地生根,化作春风细雨,勠力织密织牢“有温度”的民生保障网络,把实惠、便利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
凡本网注明“来源:时评界”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和时评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时评界”。纸媒使用稿子,须告知本网站,由本网站提供作者联系方式,由纸媒支付稿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时评界)”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方式:电话: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时评界暂未实行稿件付费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网均视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项声明。
·高连奎:一战国际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传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书福 (2014-01-07)
·高连奎: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批判不靠谱 (2013-12-23)
·“不能让金钱主导一切”——桑德尔旋风的中国意义 (2013-12-14)
·自发秩序,还是社会契约? (2013-12-03)
龙晨悦:人才培养亟需“趁热打铁”
翟云雪:花样年华当如“花”般绽放
维扬书生:桂林文明公约现“热爱徐汇”,别只
李蓬国:以“内涵式”发展取代“内卷式”竞争
宁海华:政务改革当敢于“揭榜挂帅”
艾才国:究竟谁“第一”?
陶淑杰:以“三向”为帆,开启基层新航程
李永波:党员干部学党纪要时刻保持“在线”
廖卫芳:“退一赔三”是打击鬼秤的一记妙招